字好书
送林孔逸从军北上

《送林孔逸从军北上》

时间: 2025-04-27 02:19:48

诗句

脱却缝掖衣,更结曼胡缨。

安能郁郁事笔砚,男儿本自重横行。

越王山下秋风起,塞北此时严保垒。

皇家选士重防秋,迢递征途从此始。

从军莫问所从谁,抱艺怀才无不宜。

筹边亦自有奇策,专事弓刀徒尔为。

此行壮气何激烈,酌酒送君那忍别。

万里封侯非所难,玉关功成须早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9:48

原文展示

送林孔逸从军北上

脱却缝掖衣,更结曼胡缨。
安能郁郁事笔砚,男儿本自重横行。
越王山下秋风起,塞北此时严保垒。
皇家选士重防秋,迢递征途从此始。
从军莫问所从谁,抱艺怀才无不宜。
筹边亦自有奇策,专事弓刀徒尔为。
此行壮气何激烈,酌酒送君那忍别。
万里封侯非所难,玉关功成须早还。

白话文翻译

脱掉那绣花的衣服,重新系上战斗的缨带。
怎么能够心情沉重地去做文人,男子汉大丈夫本该重视的是豪放行侠。
越王山下秋风起,边塞此时严防固守。
皇帝选拔士兵重视秋季,遥远的征途从这里开始。
从军不必问路在何方,怀有才能的你无论去哪里都合适。
筹划边防自然有奇妙的策略,专门从事弓箭刀枪也不算什么。
这次出征的壮志激昂,举杯送君怎能忍心离别。
万里之遥封侯并不是困难的事情,玉关出征功成后须要尽早归来。

注释

  1. 缝掖衣:指的是绣花的衣服,通常是文人的装束。
  2. 曼胡缨:指的是战斗用的缨带,用以装饰或固定武器。
  3. 郁郁:形容忧郁或沉闷的情绪。
  4. 越王山:指的是越国的山,象征着历史和战争的背景。
  5. 皇家选士:指的是皇帝挑选士兵,强调军队的选拔制度。
  6.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7. 筹边:指的是防守边疆的策略。
  8. 酌酒送君:指的是以酒送别朋友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亮,元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战乱频繁之时,许多年轻人投身军旅,力求在战场上立功。诗人以朋友从军为契机,写下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激励,体现了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林孔逸从军北上》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从军的祝福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通过对比文人和武人的形象,强调了男子汉应有的豪放气概。开篇便以“脱却缝掖衣,更结曼胡缨”两句,揭示了从文人身份向军人身份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朋友勇敢追求理想的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边塞的秋风和皇帝选士的场景,渲染出一种紧迫和庄严的气氛。在“从军莫问所从谁,抱艺怀才无不宜”这两句中,诗人鼓励朋友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坚持自己的才能和理想,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诗人以举杯送别的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诗中“万里封侯非所难,玉关功成须早还”则透露出一种志在必得的勇气与希望,展现了军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与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脱却缝掖衣,更结曼胡缨”:指诗人希望朋友放弃文人的生活,投身于武将的生活。
    • “安能郁郁事笔砚,男儿本自重横行”:质疑沉迷于书本的文人生活,强调男子汉应当豪放。
    • “越王山下秋风起,塞北此时严保垒”:描绘了秋天到来的边塞风景,营造出紧张的军事氛围。
    • “皇家选士重防秋,迢递征途从此始”:表达了国家对士兵选拔的重视,征途的开始。
    • “从军莫问所从谁,抱艺怀才无不宜”:强调志向与才能,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自信。
    • “筹边亦自有奇策,专事弓刀徒尔为”:筹划战争并非易事,但也并非无能为力。
    • “此行壮气何激烈,酌酒送君那忍别”:强调出征的豪情,表露对友人的不舍。
    • “万里封侯非所难,玉关功成须早还”:表达对未来成功的信心与归家的渴望。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脱却缝掖衣,更结曼胡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将军人的生活与文人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主题。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加强语气,增强诗歌的气势。
  3.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强调了勇敢追求理想和抱负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缝掖衣:象征文人的生活。
  • 曼胡缨:象征战斗与勇气。
  • 秋风:象征着战争的紧迫感与变迁。
  • 玉关:象征着功成名就与归家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缝掖衣”指的是什么?

    • A. 战士的衣服
    • B. 文人的衣服
    • C. 普通百姓的衣服
    • D. 祭祀用的衣服
  2. 诗人对朋友从军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反对
    • B. 支持
    • C. 无所谓
    • D. 不清楚
  3. “万里封侯非所难”中的“封侯”指的是什么?

    • A. 得到荣华富贵
    • B. 从军打仗
    • C. 远行
    • D. 读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李白):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壮志。
  • 《从军行》(王昌龄):描绘出军旅生活的艰辛与豪情。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同样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为细腻。
  • 《登高》(杜甫):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理想追求,情感更加沉重。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表达离别、追求理想等主题时,所采用的不同风格和情感基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小阳春 鹧鸪天 遣怀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和竹韵五妹 鹧鸪天·除夕赠外子二首 其一 鹧鸪天 谢史蘧庵先生惠新茗 鹧鸪天 其一 病中语 鹧鸪天四首 其二 鹧鸪天 为人题古画凤皇牡丹 鹧鸪天(寿何簿乃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膊子 奸淫掳掠 长篇宏论 蒙翳 土结尾的成语 盗铃掩耳 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戈字旁的字 做生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茅茨不翦 寸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低声哑气 浊酒一杯 耳刀旁的字 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逼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