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3:41
满江红(龚抚干示闰中秋)
作者: 程必
黄鹤楼前,江百尺波横光溢。问老子当年高兴,何人知得。
最爱洞庭天际水,分明表里玻璃色。恐今宵未必似前番,天应惜。
都莫问,鸿钟勒。也休羡,壶天谪。
忆故人霜下,乱滩横笛。便好骑鲸游汗漫,古来蟾影何曾没。
更明年重约再来时,乘槎客。
在黄鹤楼前,江水如百尺波涛般涌动,阳光闪烁。我问老子当年高兴的情景,谁又能知晓呢?
我最喜欢的是洞庭湖那天边的水,清澈如同玻璃一般。恐怕今夜的景象并不如往年那样,天也应该珍惜。
不要再问了,鸿钟已经敲响。也别再羡慕,壶天的流放。
回忆起故人在霜下的情景,滩头上笛声嘹亮。只愿能骑鲸游荡在浩瀚的海洋,古往今来,蟾蜍的光影何曾消失?
明年再约定重游时,乘着木筏归来。
程必,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因其诗词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推崇。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时节,诗人通过黄鹤楼前的景象,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满江红》以黄鹤楼为背景,开篇即以壮丽的江水映衬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友人的怀念。诗人提到“老子”,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暗含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思考。接下来的“最爱洞庭天际水”,则展现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情感愈加浓烈。
而“恐今宵未必似前番,天应惜”,则透露出一丝惆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最后,诗人以“明年重约再来时”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给人一种希望与温暖的感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事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包含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和情感。
《满江红》中的“老子”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地方?
“恐今宵未必似前番,天应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