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5:20
满江红 其六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丁字畦边,见一带阴阴夏木。
扶疏甚钓丝斜漾,菱丝大熟。
莺暖鮰鱼新上市,草香蚕子齐登簇。
喜炊烟一缕袅江边,燃湘竹。
茭鸡唱,溪流足。
姑恶叫,山光绿。
听樵歌正断,渔歌又续。
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
更柳塘吹起牛风,波如縠。
在丁字形的田畦边,看到一片阴凉的夏季树林。树影扶疏,钓丝轻轻摇曳,菱角已经成熟。春暖时节,莺鸟鸣叫,鲜鱼新鲜上市,草香四溢,蚕子们一齐登场。欣喜的是江边飘来一缕炊烟,竹子在火焰中燃烧。茭白鸡在叫,溪水流淌得很足。姑姑的叫声传来,山光显得格外绿。听到樵夫的歌声刚断,渔夫的歌声又接着响起。泥滑的路上,妇女因细雨而愁苦,村庄深处的孩子在早晨凉爽的空气中读书。柳塘的风吹起,波浪如绸缎般起伏。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年-约1700年),字季常,号石斋,晚号石庵,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的词人、诗人,以其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反映了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满江红》系列诗作是陈维崧在闲暇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描绘的乡村景象和自然风光,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此时清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农田丰收,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满江红 其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田园画卷,诗人在田间地头、河边溪畔的观察,使得整个场景活灵活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阴阴夏木”、“炊烟一缕”、“波如縠”,这些描写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美,也渗透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乡村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暖而恬淡,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意与感激。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如“泥滑妇愁微雨馌,村深儿趁朝凉读”,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一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诗人将夏日的气息、农田的丰收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融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也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这种情感在清新自然的景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丁字畦”是指什么?
“炊烟一缕袅江边”中的“炊烟”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