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馀干古县城

《登馀干古县城》

时间: 2025-05-04 03:34:37

诗句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

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7

原文展示

孤城上与白云齐,
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
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
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
朝飞暮去弋阳溪。

白话文翻译

在这孤独的古城上,白云与我齐平,
那万古以来的荒凉,向西流去的是楚水。
官舍已然空寂,秋草在这里泛绿,
女墙依旧存在,夜里传来乌鸦的啼叫。
平江河水渺渺,远方的人很少见,
落日高悬,似乎向旅人低头致意。
沙鸟不知天地的变化,
朝飞暮去在弋阳溪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城:指孤立的古城。
  • 白云齐:与白云齐平,形容孤城的高远。
  • 楚水:指流经楚地的河流,象征历史的悠久。
  • 官舍:原为官员居住的房屋。
  • 女墙:古代城墙上用以防御的墙体。
  • 平江:指平静的江水,象征遥远的风景。
  • 亭亭:形容高高的样子。
  • 沙鸟:指在沙地上飞翔的小鸟。
  • 弋阳溪:指弋阳地区的溪水。

典故解析

  • “楚水” 是指长江流域,常用来代表江南的水乡风情。
  • “乌啼” 常常用来象征凄凉、孤独的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君平,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80年。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其游历古城时,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登馀干古县城》是一首描绘古城风貌及其历史沧桑的诗作。开篇“孤城上与白云齐”,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高远的境界,孤城的寂静与白云的飘逸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孤独与沉寂。接下来的“万古荒凉楚水西”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时空的对比,楚水流向西方,带走了多少岁月的悲欢离合,令人感叹。

“官舍已空秋草绿”,诗人用“秋草绿”来描绘官舍的荒废,暗示着人事已非,只有秋草在风中摇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伤感。而“女墙犹在夜乌啼”,则通过乌鸦的啼叫,进一步渲染了古城的幽静与凄凉,令人不禁思索历史的变迁。

“平江渺渺来人远”,展现出一幅远方的景象,江水如烟,似乎在告诉我们,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那隐约的身影。“落日亭亭向客低”,落日的余晖仿佛在向过客倾诉,传达出一种无言的情感。最后的“沙鸟不知陵谷变”,以小鸟的无知,反衬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古城的孤寂与荒凉,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情感深邃而细腻,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城上与白云齐:孤独的城池与白云平齐,表现出古城的寂静和高远。
  2. 万古荒凉楚水西:历史悠久的荒凉景象,楚水向西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官舍已空秋草绿:官舍已经荒废,秋草却依旧生长,反映出人事已非。
  4. 女墙犹在夜乌啼:女墙依旧存在,夜晚传来乌鸦的啼叫,渲染出凄凉的氛围。
  5. 平江渺渺来人远:平江水波荡漾,远方的人显得渺小。
  6. 落日亭亭向客低:落日高悬,似乎在向过客低头,传达一种温柔的情感。
  7. 沙鸟不知陵谷变:沙鸟在飞翔,不知天地的变化,象征着对历史的无知。
  8. 朝飞暮去弋阳溪:小鸟在朝夕之间飞往弋阳溪,反映出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孤城”与“白云”形成对比,突显孤独。
  • 拟人:落日似乎向客人低头,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古城的荒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而细腻,反映了对生命和时间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和历史的沉重。
  • 白云:象征自由与飘逸,与孤城形成对比。
  • 楚水:代表历史的长河,流逝的时间。
  • 秋草:象征生生不息,反映出生命的韧性。
  • 乌啼:渲染凄凉的氛围。
  • 平江:象征宁静与遥远。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开头“孤城上与白云齐”中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繁华的城市
    • B. 一座荒废的古城
    • C. 一座高山
    • D. 一片森林
  2. “万古荒凉楚水西”中提到的“楚水”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的市井
    • B. 悠久的历史
    • C. 宁静的乡村
    • D. 现代的城市
  3. 诗中提到的“沙鸟”象征着什么?

    • A. 对历史的无知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类的智慧
    • D. 生命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呈现自然与人事的哲思。
  • 李白《庐山谣》:描绘壮丽山水,抒发豪情。

诗词对比

  • 对比刘长卿的《登馀干古县城》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事的思考,但刘长卿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与孤寂,而王维的则充满亲情与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在自然中找寻内心的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查询

齐天乐 立夏怀家大人建阳道中 齐天乐七首 其六 齐天乐 虎皮鹦哥,为李释戡赋 齐天乐 寿王伯起 齐天乐·庚午初冬吷庵公渚复举词社,有怀散原丈庐山、苍虬津门,即寄苍虬索和 齐天乐 眼镜 齐天乐 其六 齐天乐 董竹沙亡兄苔石,尝寓焦山松寮阁,竹沙追赋焦山夜话诗 齐天乐二首 其二 齐天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搔首弄姿 丶字旁的字 有口难开 立字旁的字 姜维 怡情养性 水蚀 色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包含炙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知以藏往 王侯将相 顾影惭形 卖文 驰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