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语溪道中

《满江红 语溪道中》

时间: 2025-05-01 10:45:03

诗句

小别杭州,烟树外、乱山眉蹙。

怕回首,酒香灯灺,粉红鬟绿。

斜月半篷诗境冷,西风两岸秋声足。

剩前宵、残梦不曾完,今宵续。

弦旧谱,囊中玉。

飘瘦影,窗中烛。

望吾庐何处,碧云修竹。

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

唱南朝,三十六鸳鸯,相思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5:03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语溪道中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小别杭州,烟树外乱山眉蹙。
怕回首,酒香灯灺,粉红鬟绿。
斜月半篷诗境冷,西风两岸秋声足。
剩前宵残梦不曾完,今宵续。
弦旧谱,囊中玉。
飘瘦影,窗中烛。
望吾庐何处,碧云修竹。
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
唱南朝,三十六鸳鸯,相思曲。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离开杭州,远处烟雾缭绕的树木和崎岖的山峦使我愁眉不展。
我不敢回头,酒香和灯光闪烁,粉红色的发髻和绿色的衣裳。
斜月照在半篷小舟上,诗意的境地让人感到冷清,西风吹来,两岸的秋声响彻。
只剩下前夜的残梦未曾结束,今晚我继续梦境。
旧曲弦音仍在,玉器在手。
瘦弱的身影映在窗前的烛光中。
我望着我的小屋,不知何处,碧空和修竹映入眼帘。
越水荡漾,莼菜和鲈鱼的归计已成,吴地的丝管音调我耳熟能详。
我唱起南朝的曲子,三十六只鸳鸯的相思情曲。

注释:

  • 眉蹙:皱眉,形容忧愁或不快的表情。
  • 灯灺:灯火摇曳的样子。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高洁。
  • 莼鲈:莼菜和鲈鱼,代表水乡的美味。
  • 吴娃丝管:吴地女子的歌声,形容乡音熟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40年-1711年),字士佳,号景山,晚号白石,清代诗人,浙江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黄燮清游历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描绘了杭州的美丽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满江红 语溪道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离开杭州后内心的复杂感受。诗的开篇以“小别杭州”引出情景,接着描绘了烟树和乱山,勾勒出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气氛。酒香和灯火相互辉映,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孤寂的情感。

在意象的运用上,斜月、秋声、碧云修竹等景物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情绪。尤其是“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一句,传达了对家乡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故乡人情的深刻认同。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对比,既有离别的愁苦,又有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体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诗句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小别杭州,烟树外乱山眉蹙。”:表达离开杭州后,景物引发的忧愁。
    2. “怕回首,酒香灯灺,粉红鬟绿。”:不敢回头,酒香与灯光映衬着美丽的女子。
    3. “斜月半篷诗境冷,西风两岸秋声足。”:描绘夜晚冷清的诗意和秋天的声音,增强孤寂感。
    4. “剩前宵残梦不曾完,今宵续。”:表达对过去梦境的不舍与继续追寻。
    5. “弦旧谱,囊中玉。”:旧曲在心,珍贵的回忆仍在。
    6. “飘瘦影,窗中烛。”:窗前的烛光映照出瘦弱的身影,暗示孤独。
    7. “望吾庐何处,碧云修竹。”:对故居的思念,碧蓝的天空和修竹的美景。
    8. “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对家乡美食的向往,耳熟能详的乡音。
    9. “唱南朝,三十六鸳鸯,相思曲。”:唱起南朝的曲子,感受到深深的相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景物描绘情感。
    • 对仗:如“酒香灯灺”与“粉红鬟绿”,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西风秋声,让自然具有人情。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后的孤独感,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乡音的依恋。

意象分析:

  • 烟树:象征朦胧的思念与自然的美。
  • 斜月:代表孤独与清冷。
  • 越水莼鲈:寄托对故乡美食的向往与归属感。
  • 吴娃丝管:乡音的亲切感,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酒香灯灺”代表什么? A. 美酒
    B. 温暖的气氛
    C. 忧伤的情感
    D. 乡愁

  2. “越水莼鲈”中的“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蔬菜
    C. 一种水草
    D. 一种花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黄燮清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情感,但黄燮清的诗更多地融入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黄燮清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苑思 钟陵道中作 经徐稚墓 豫章江楼望西山有怀 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 送江西周尚书赴滑台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 和容南韦中丞题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龟、嘉莲 贺容府韦中丞大府贤兄新除黔南经略 赠漳州张怡使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耳刀旁的字 搭街坊 骤雨不终日 诗论 口燥唇干 焚毁 陈发 黽字旁的字 左邻右舍 包含滤的词语有哪些 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潦潦草草 髟字旁的字 山积波委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釆字旁的字 泓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