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3:12
长安道
作者: 徐陵 〔南北朝〕
辇道乘双阙。
豪雄被五都。
横桥象天汉。
法驾应坤图。
韩康卖良药。
董偃鬻明珠。
喧喧拥车骑。
非但执金吾。
长安的道路上,华丽的车辇在双阙之间行驶。
豪杰之士遍布五个都城。
横跨的桥梁如同银河般壮观。
帝王的法驾应当映照着大地的图景。
韩康在这里出售良药,
董偃在此贩卖明珠。
热闹的场景中车马纷拥,
这可不仅仅是金吾卫的守卫。
徐陵(507年-583年),字公干,南北朝时期人,初为北朝诗人,后归南朝。以诗歌、散文见长,尤以骈文著称。他的作品风格华丽,常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社会生活的繁华。
《长安道》写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之时。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文化繁荣,商业发达。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长安道》是一首描绘长安繁华景象的诗作,徐陵通过华丽的意象和丰富的细节,将长安的热闹与繁荣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的开头以“辇道乘双阙”引入,展现出皇权的威仪和长安的中心地位。接着,提到“五都”的豪杰,暗示了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各类人才汇聚之地。
诗中“横桥象天汉”的比喻,将桥梁与银河相提并论,彰显了长安的壮丽景观,而“法驾应坤图”的描写则进一步提升了皇权和大地的象征意义,表现出对国家的向往与认同。韩康与董偃的出现,代表了长安的商业繁荣,赋予了诗歌更多的市井气息,描绘了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的“喧喧拥车骑”与“非但执金吾”更是将热闹的场景推向高潮,展现了长安不仅是权贵的聚集地,也是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场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长安的繁华与多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长安道》通过描写长安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认同感。整首诗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人们对长安的热爱与骄傲。
诗中提到的“韩康”是以什么著称的?
A. 唱歌
B. 卖良药
C. 画画
“横桥象天汉”中的“天汉”比喻指的是什么?
A. 银河
B. 高山
C. 大海
诗中“非但执金吾”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图?
A. 只有守卫金吾
B. 生活的热闹不止于此
C. 仅有车马拥挤
徐陵的《长安道》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美景,但《长安道》更侧重于描绘城市的热闹,而《登鹳雀楼》则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却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