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喜雨口号九首呈潘侯》

时间: 2025-08-08 00:33:37

诗句

扶杖追凉看稻花,不烦轧轧踏沟车。

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0:33:37

原文展示:

扶杖追凉看稻花,不烦轧轧踏沟车。
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拐杖,追寻着凉爽的地方,欣赏稻田里的花朵,不必烦恼田间轧轧作响的车轮声。
年纪已大,无法再为国家效劳,只能长年缴纳租税,成为第一纳税户。

注释:

  • 扶杖:拄着拐杖,表明年纪已大。
  • 追凉:寻找凉爽的地方。
  • 稻花:稻田里的花朵,象征丰收的希望。
  • 轧轧:形容车轮的声音。
  • 残年:指人生的晚年。
  • 酬公:报效国家。
  • 输租:缴纳租税。
  • 第一家:指税收的第一位纳税人。

典故解析: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农民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己年迈的无奈。诗中“残年无以酬公上”反映了对国家的愧疚感,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士人以仕途为重,而作者却因年岁已大无法再为国家出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白云,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豪放、悲壮,常常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辛,作者以个人经历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农民心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扶杖追凉看稻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村景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待。然而,紧接着的“不烦轧轧踏沟车”则暗示了农业生产的辛苦与生活的琐碎,表现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接受态度。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年纪渐长,无法再为国家效劳的无奈,体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自身境遇的自省。整首诗在描绘农村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扶杖追凉看稻花”:拄着拐杖走向凉爽的地方,欣赏稻田的花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对丰收的期待。
    • “不烦轧轧踏沟车”:不再担心田间车轮的轧轧声,暗示了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
    • “残年无以酬公上”:年事已高,无法再为国家效劳,表达了对国家的歉疚与无奈。
    • “长作输租第一家”:长年缴纳租税,成为第一纳税户,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接受。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如“扶杖追凉”与“不烦轧轧”,加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手法在“稻花”与“凉”中得到体现,象征着希望与安宁。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观察,对丰收的期待,同时又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责任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稻花:象征着丰收与希望,代表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 :代表了宁静与安逸,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轧轧声:暗示着生活的琐碎与不易,给人一种平凡生活的真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扶杖”指的是什么意思?

    • A. 拄着拐杖
    • B. 拄着树枝
    • C. 拄着石头
  2. 诗中的“稻花”象征什么?

    • A. 农民的辛苦
    • B. 丰收的希望
    • C. 国家繁荣
  3. 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受是?

    • A. 愉快
    • B. 无奈
    •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悲伤,虽然背景不同,但都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责任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景思 其二 再和制帅 其四 次韵刘南伯二首 其一 和李清卿雪 和眉守王郎中 和友人 其一 和关子东筇杖 上曾二丈仲成 其三 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 其二 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超殊 立字旁的字 包含嫠的词语有哪些 言不尽意 包含蒂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皈依三宝 乱撺 主圣臣直 熊科 歺字旁的字 包含削的成语 后发制人 飞盖 牛字旁的字 上情下达 三撇旁的字 栀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