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6:34
扶杖追凉看稻花,不烦轧轧踏沟车。
残年无以酬公上,长作输租第一家。
我拄着拐杖,追寻着凉爽的地方,欣赏稻田里的花朵,不必烦恼田间轧轧作响的车轮声。
年纪已大,无法再为国家效劳,只能长年缴纳租税,成为第一纳税户。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农民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己年迈的无奈。诗中“残年无以酬公上”反映了对国家的愧疚感,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士人以仕途为重,而作者却因年岁已大无法再为国家出力。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白云,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豪放、悲壮,常常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农民生活艰辛,作者以个人经历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农民心声。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扶杖追凉看稻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村景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待。然而,紧接着的“不烦轧轧踏沟车”则暗示了农业生产的辛苦与生活的琐碎,表现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接受态度。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年纪渐长,无法再为国家效劳的无奈,体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自身境遇的自省。整首诗在描绘农村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观察,对丰收的期待,同时又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责任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扶杖”指的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稻花”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悲伤,虽然背景不同,但都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责任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