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45:28
博士曾森戟,甘棠爱尚新。
漫馀受廛叟,获见拜厅人。
醴酒多延士,蒲鞭不及民。
一年三易守,无乃送迎频。
这首诗表达了对陈使君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博士曾经高举长戟,甘棠树下的新鲜美好让人留恋。路过的老人常能获得一些接待,偶尔也能见到前来拜访的人。丰盛的美酒多次招待士人,然而马鞭的呼唤却未能传到百姓之中。大约一年之内三次变换守卫,难免送别与迎接频繁交替。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慎僧,号愚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以豪放、清新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变迁频繁,诗人以送别陈使君为契机,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福。
《送陈使君二首》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社会动荡的隐忧。开头两句以“博士曾森戟,甘棠爱尚新”引入,博士象征着知识与权力,而甘棠则是美好事物的代表,这里构建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张力。随后,诗人通过描写街头老人与士人之间的互动,反映出社会的复杂与多元。
“醴酒多延士,蒲鞭不及民”则在表达对士人的热情招待的同时,暗示对底层民众的忽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平的关注。最后一句“一年三易守,无乃送迎频”更是道出了频繁的变化让人感到疲惫,隐含着对时代动荡的叹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送别场面,同时也闪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思考,表现出刘克庄高超的诗歌技巧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体现了对友人的珍惜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博士”象征什么?
“醴酒多延士”中,“醴酒”代表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