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32
一念才萌帝已临,岂容纤芥自欺心。
夜犹养气操存熟,晨偶科头警惧深。
跌宕少曾希管葛,敛藏晚欲学柴参。
小窗稍觉春宵冷,自设篝炉置楮衾。
一念刚刚萌生,帝王的威严就已经降临,
怎么能让微小的事情欺骗自己的内心呢?
夜里仍然应该养气,操守要熟练,
清晨偶尔整理头发,内心却深感警惧。
跌宕起伏的经历很少能依赖管葛,
隐匿于心中,晚间想要学习柴参的深邃。
小窗下稍觉春夜的寒冷,
于是自己生起篝火,铺上纸做的被子。
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87年,卒于公元1269年。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刘克庄不仅在词作上有所成就,且在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外敌入侵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在此社会环境中,传达了对内心思考与修养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在困境中自省的态度。
《一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出诗人在面对内心挣扎与外部压力时的复杂心理。首句“一念才萌帝已临”将内心的微小变化与外部的重大责任相联系,表明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对外界威严的敏感。诗人意识到,微小的念头不应蒙蔽自己的心智,更不能让外界的压力左右自己的情感与理智。
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出诗人在夜晚静思时的修身养性,强调了内心的操守与气息的养成。夜晚的沉静是反思的时刻,而清晨的警惕则意味着对未来的不安与忧虑。
最后,诗人用“自设篝炉置楮衾”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独立与自我安慰的状态,虽身处寒冷的春宵,却能够通过自我调适来抵御内心的孤寂与恐惧。整首诗在情感上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思,展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精神。
整首诗的核心在于面对内心与外界的压力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修养。诗人强调通过自我反省与内心的平和来抵御外部的威胁。
“一念才萌帝已临”中,“一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情感
B. 一种意识
C. 一种行为
诗中提到的“管葛”象征什么?
A. 外部依赖
B. 内心的安宁
C. 生活的简朴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面对困境的孤独
B. 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C. 外界压力的抵抗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刘克庄的《一念》更加强调内心的省思与修养,而李白则更多描绘外部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两者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