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

《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

时间: 2025-05-04 03:23:56

诗句

祖国沉沦三百载,忍看民族日仳离。

悲歌咤叱风云气,此是中原玛志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56

原文展示:

祖国沉沦三百载,忍看民族日仳离。悲歌咤叱风云气,此是中原玛志尼。

白话文翻译:

祖国已经沉沦了三百年,怎能忍受看着民族日益分离。悲壮的歌声中充满了叱咤风云的气概,这就是中原的玛志尼(指革命精神)。

注释:

  • 祖国沉沦三百载:指中国自明朝灭亡后,经历了三百年的外族统治。
  • 忍看民族日仳离:忍看,即不忍心看到;仳离,指分离、离散。
  • 悲歌咤叱风云气:悲歌,指悲壮的歌声;咤叱,大声呼喊;风云气,指英雄气概。
  • 此是中原玛志尼:中原,指中国;玛志尼,指意大利革命家玛志尼,此处借指革命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近代著名诗人、革命家,早年参与同盟会,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活动。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长期沉沦的悲痛,以及对民族分离的忧虑,同时呼唤革命精神,希望唤醒民众共同为国家的复兴而奋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祖国长期沉沦的悲惨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分离的深切忧虑。诗中的“悲歌咤叱风云气”一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壮与豪情,呼唤着革命精神的觉醒。通过借用玛志尼的形象,作者强调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祖国沉沦三百载”,直接点出了祖国长期遭受外族统治的悲惨历史,表达了作者的沉痛之情。
  • 第二句“忍看民族日仳离”,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分离的忧虑,体现了对民族团结的渴望。
  • 第三句“悲歌咤叱风云气”,通过悲壮的歌声和叱咤风云的气概,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与决心。
  • 第四句“此是中原玛志尼”,借用玛志尼的形象,强调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为国家的复兴而奋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云气”比喻英雄气概,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借代:用“玛志尼”代指革命精神,使诗歌更具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呼唤革命精神,激励人们为国家的复兴而奋斗。通过描绘祖国沉沦和民族分离的悲惨景象,作者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同时强调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沉沦”、“仳离”、“悲歌”、“风云气”、“玛志尼”。
  • 解释: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悲壮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以及对革命精神的呼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仳离”指的是什么? A. 分离 B. 团结 C. 繁荣
  2. 诗中的“玛志尼”指的是什么? A. 革命家 B. 诗人 C. 政治家
  3. 诗中的“风云气”比喻什么? A. 英雄气概 B. 悲伤情感 C. 自然现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柳亚子的其他诗作,如《题自画红梅赠周仲华》等,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同时期的其他革命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如黄遵宪的《出军歌》等,展示不同诗人对革命主题的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柳亚子诗选》、《中国近代诗歌研究》等。

相关查询

题郑子寿野趣 登快阁黄明府强使和山谷先生留题之韵 天竺访明上座 归舟已具李宪楼仓有约盗贼梗道见避乱者可怜 江州德化县漪岚堂尽得庐山之胜醉中作此呈赵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新年自唱自和 借韵书怀 望江南 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乏善足陈 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翠绕珠围 包含利的词语有哪些 羊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都鄙有章 帕复 风壤 美实 先字旁的字 懿言嘉行 春风夏雨 見字旁的字 独拍无声 台衮 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