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张苍水集

《题张苍水集》

时间: 2025-05-01 04:41:46

诗句

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

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1:46

原文展示:

题张苍水集 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 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白话文翻译:

向北眺望中原大地,不禁泪流满面,胡人的尘埃使得汉家的山河显得惨淡无光。 在这狂风暴雨、昏暗凄凉的夜晚,我起身阅读先生的《正气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北望:向北眺望。
  •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这里代指中国。
  • 涕泪:眼泪。
  • 胡尘:胡人的尘埃,指外族的侵略。
  • 惨淡:暗淡无光,形容景象凄凉。
  • 盲风:狂风。
  • 晦雨:昏暗的雨。
  • 凄其:凄凉。
  • 正气歌:指张苍水的诗作,表达忠贞不屈的精神。

典故解析:

  • 张苍水:明末清初的抗清英雄和诗人,其诗作《正气歌》表达了对抗外族侵略的坚定立场和不屈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柳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清末民初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在清末民初,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作者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北望中原”和“胡尘惨淡”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的“盲风晦雨”和“凄其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虑和悲凉的氛围。最后,作者通过“起读先生正气歌”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正义精神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北望中原涕泪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通过“涕泪多”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悲痛。
  • 第二句“胡尘惨淡汉山河”,用“胡尘”比喻外族的侵略,“惨淡”形容国家山河的凄凉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 第三句“盲风晦雨凄其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昏暗、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悲凉感。
  • 第四句“起读先生正气歌”,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正义精神的追求,通过“正气歌”象征了坚定的民族精神和抗争意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胡尘”比喻外族的侵略。
  • 拟人:“盲风晦雨”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北望中原”与“胡尘惨淡”,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通过描绘国家的凄凉景象和自然环境的昏暗,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正义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望中原:象征对国家的关切。
  • 胡尘:象征外族的侵略。
  • 盲风晦雨:象征国家的困境和作者的悲痛。
  • 正气歌:象征坚定的民族精神和抗争意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胡尘”比喻什么? A. 外族的侵略 B. 自然灾害 C. 社会动荡 D. 经济困难

  2. 诗中的“正气歌”指的是谁的诗作? A. 柳亚子 B. 张苍水 C. 李白 D. 杜甫

  3. 诗中的“盲风晦雨”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欢乐 B. 宁静 C. 悲凉 D. 祥和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苍水的《正气歌》
  • 岳飞的《满江红》

诗词对比:

  • 柳亚子的这首诗与张苍水的《正气歌》都表达了对抗外族侵略的坚定立场和不屈精神。
  • 岳飞的《满江红》也表达了类似的爱国情怀和抗争意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
  • 《张苍水集》
  • 《中国古代爱国诗词选》

相关查询

一剪梅(送晁驹父) 乌夜啼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江城子 芙蓉桥 登八罩天台山 案山渔火 香炉起雾 奎壁联辉 青螺吸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孔情周思 爻字旁的字 养智 包含饘的词语有哪些 黄金失色 众妇 包含听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乡曲之誉 若有所失 包含陿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行成功满 急景雕年 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兜罗被 洁清自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