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泛溪

《泛溪》

时间: 2025-05-01 07:10:15

诗句

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

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

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

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

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

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

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

萧条欲何适,出处无可齐。

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

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0:15

原文展示:

落景下高堂,进舟泛回溪。
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
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
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
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
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
吾村霭暝姿,异舍鸡亦栖。
萧条欲何适,出处无可齐。
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
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

白话文翻译:

落日的余晖洒在高楼上,我乘船游玩在回溪上。
谁说筑的居所小,依然未能覆盖西边的乔木。
远郊确实荒凉偏僻,秋色却显得格外凄凉。
峰顶的雪白皑皑,云层之上轻纱似的彩虹。
孩子们在两岸嬉戏,渔网和箭矢都被提起。
翻倒的荷叶杂乱无章,指引的路径变得模糊。
捕到的鱼已割去鳞片,采来的藕也不洗泥土。
人们总是追逐新鲜美味,物价低廉的事情已然分开。
我的村庄在薄雾中显得朦胧,异乡的鸡也在此栖息。
萧条的景象我该去哪里,出入都无处可齐。
衣服上见到新月,霜中走上旧地。
浑浊的酒刚刚酿熟,东城的鼓声震耳欲聋。

注释:

  • 落景:指落日的余晖。
  • 高堂:高楼大厦。
  • 筑居:指建造的居所。
  • 罟弋:罟是捕鱼的网,弋是捕鸟的工具。
  • 荷芰:荷花和芡实。
  • 浊醪:浑浊的酒。

典故解析:

  • 乔木:高大的树木,是古代文人寄托情怀的象征。
  • :古代指彩虹,象征美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语言深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泛溪》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代,诗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诗中流露出对乡愁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泛溪》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生活的古诗,诗中以溪水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开篇通过描写落日的余晖和高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随后的描绘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秋日的凄凉与乡村的荒凉,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杜甫将童趣与成人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天真与现实的对比。孩子们在河岸边嬉戏,渔网在手中提起,这些画面充满了生活的生机。然而,紧接着描写的则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逐与物价的波动,从中可见民生的艰辛与社会的矛盾。

诗的最后几句,杜甫以自我反思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既有对新生活的渴望,也有对过去的追忆,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景下高堂:落日的余晖洒在高楼上,说明时间已晚,环境宁静。
  2. 进舟泛回溪:乘船游玩回溪,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
  3. 谁谓筑居小:质疑“居所小”的说法,表明诗人对生活环境的自信。
  4. 未尽乔木西:即使居所小,周围的景色依然壮丽。
  5. 远郊信荒僻:远处的郊外确实荒凉偏僻,带出一种孤寂感。
  6. 秋色有馀凄:秋天的景色显得凄凉,暗含悲伤。
  7. 练练峰上雪:描绘峰顶的白雪,展现自然的美丽。
  8. 纤纤云表霓:轻盈的云彩与彩虹,增添了景色的柔美。
  9. 童戏左右岸:孩子们在河边嬉戏,展现出生活的生动。
  10. 罟弋毕提携:捕鱼和打鸟的工具都被拿起,暗示着生活的忙碌。
  11. 翻倒荷芰乱:翻倒的荷叶杂乱无章,表现出自然的无序。
  12. 指挥径路迷:指引的路线变得模糊,象征人生的迷茫。
  13. 得鱼已割鳞:捕到的鱼已经剥去鳞片,说明生活的琐碎。
  14. 采藕不洗泥:采藕时不洗泥土,体现出生活的简单与直接。
  15. 人情逐鲜美:人们追逐新鲜美味,指向生活的物质追求。
  16. 物贱事已睽:物价低廉的事情已然分开,反映经济的变化。
  17. 吾村霭暝姿:我的村庄在薄雾中显得朦胧,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18. 异舍鸡亦栖:异乡的鸡也在此栖息,增添了一种孤独感。
  19. 萧条欲何适:萧条的景象让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20. 出处无可齐:出入无处可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21. 衣上见新月:在衣服上看见新月,象征着新的希望。
  22. 霜中登故畦:在霜中走上旧地,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23. 浊醪自初熟:浑浊的酒刚刚酿熟,象征着生活的简单。
  24. 东城多鼓鼙:东城的鼓声震耳欲聋,表现出社会的喧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强诗意。
  • 对仗:在句式上使用对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人情冷暖与生活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景: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高堂: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童戏:代表着天真与无邪。
  • 荷芰: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简单。
  • 霜中:代表着寒冷与孤独,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泛溪》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童戏”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捕鸟
    • B. 在岸边嬉戏
    • C. 采藕
    • D. 砍柴
  3. 诗中“浊醪自初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生活的艰辛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D.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泛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杜甫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解语花·云容冱雪 六州 导引(高宗梓宫发引三首) 临江仙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句 其二 踏莎行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 其一 导引 满江红 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麟角凤嘴 毋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入室昻堂 卤制 洗写 祥结尾的成语 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课长 积恶余殃 蹑足屏息 邮件 包含悬的词语有哪些 定盘针 用计铺谋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