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8:22
水槛
作者: 杜甫 〔唐代〕
苍江多风飙,云雨昼夜飞。
茅轩驾巨浪,焉得不低垂。
游子久在外,门户无人持。
高岸尚如谷,何伤浮柱欹。
扶颠有劝诫,恐贻识者嗤。
既殊大厦倾,可以一木支。
临川视万里,何必阑槛为。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这首诗写道:苍茫的江面上风浪不断,云雨也随时翻飞。我的茅屋在巨浪之上,怎能不随之低垂?远游的游子久在外,家门口无人守护。高高的岸边依然如同深谷,浮动的柱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对我劝诫,担心让我被识者所嘲笑。就算大厦倾斜,也可以用一根木头支撑。站在河边眺望万里,何必再设栏杆呢?人生感怀故物,时常充满了慷慨和悲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情感渊源于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动乱,诗人身处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杜甫的《水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忧伤。诗的开头,描绘了苍江上的风雨景象,给人一种苍凉之感。接着,诗人将自己的境遇与自然的动荡相联系,表现了他在生活中的无奈。茅屋在巨浪中低垂,象征着诗人对自身脆弱和无力的深刻体会。游子的孤独感在“门户无人持”中更加明显,仿佛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一份对故乡的牵挂。诗中提到的“高岸尚如谷”,则是对现实的冷静观察,暗示着即便身处高处,仍然面临着巨大的不安与危险。
在全诗的后半部分,杜甫提到“扶颠有劝诫”,表明了他对现状的反思与警惕,尽管外界的嘲笑充斥,但他仍旧选择坚持与支撑。最后,面对万里河川,他反问“何必阑槛为”,将人世间的种种束缚化为无形,表达了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整首诗以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结尾,流露出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慨叹,以及对故人故物的无限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风景与个人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外界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反思,情感基调既有悲伤,也有坚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杜甫的《水槛》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与无奈
C. 赞美自然
D. 对未来的期待
填空题:诗中提到“游子久在外,__无人持”,空缺处应填入什么?
答案:门户
判断题:诗中“高岸尚如谷”意思是说高岸就像低谷一样。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