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4:56:21

诗句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1

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原文展示: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白话文翻译:

亭伯(指亭长或朋友)现在在哪里呢?李陵已经投降,但他还没有回来。我的愁苦之情像海水一样深,短衣服换成了胡人的衣服。

注释:

  • 亭伯:亭长,古代指官府任命的地方小官或朋友,表示亲近之情。
  • 李陵:汉朝名将,曾在对匈奴作战时投降,后被许多文人视为背叛的象征。
  • 愁容变海色:形容愁苦的心情深重,像海水般的广阔和愁苦。
  • 短服改胡衣:指衣服从汉服改为胡人的服装,象征身份和文化的变化。

典故解析:

李陵的投降在中国历史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李白在诗中提到李陵,反映了对国士的失望与悲伤。亭伯作为一个象征,可能代表着朋友或故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出众的诗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奔亡道中五首》是李白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个人的漂泊感。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看出李白对战乱和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切的情感,短短四句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开头两句以疑问的形式,展现了对亭伯的关切以及对李陵投降的无奈,暗示了对友人及国事的忧虑。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愁苦的情感形象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煎熬与不安。李白通过短服和胡衣的对比,揭示了文化认同与个人命运的变化,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切关怀。全诗情感深邃,语言凝练,显示出李白作为诗人的非凡才华与敏感的历史意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伯去安在:用疑问句开头,表现了对亭伯的关心,也暗示了对失去联系的惆怅。
  2. 李陵降未归:提到李陵,表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李陵的投降让人感到失望和悲哀。
  3. 愁容变海色:愁苦的情绪如海水般深沉,表达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4. 短服改胡衣: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出文化身份的变化和对故土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海色,形象生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中出现了对称的结构,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国家和友人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反映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个体命运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伯:象征着友情的寄托。
  • 李陵:象征着对国家忠诚的缺失。
  • 海色:象征着深沉的愁苦与无尽的思念。
  • 胡衣:象征着文化的异化与身份的丧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陵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忠诚的将领
    B. 投降者
    C. 友人
    答案:B

  2. “愁容变海色”中的“海色”用来比喻什么? A. 明亮的心情
    B. 深沉的愁苦
    C. 平静的生活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短服”是指什么? A. 汉服
    B. 胡服
    C. 短衣服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都有着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情感外露,而杜甫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无奈与悲伤,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李白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浣溪沙·美人唇1912 减字浣溪沙 其八 减字浣溪沙 其七 减字浣溪沙 其六 减字浣溪沙 其五 减字浣溪沙 其四 减字浣溪沙 其三 减字浣溪沙 其二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九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包含加的词语有哪些 隔屋撺椽 角字旁的字 火作 巛字旁的字 抵开头的成语 里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骈枝 及溺呼船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咳 水性杨花 拱手而取 大盗窃国 漂浪 新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