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张公洲革处士

《赠张公洲革处士》

时间: 2025-05-07 22:09:23

诗句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

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

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9:23

原文展示:

赠张公洲革处士
李白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
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
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白话文翻译:

我用陶瓮浇灌秋天的蔬菜,心中闲适如同在天上游荡。
常常与种瓜的老者一起,耕作汉水的岸边。
时常登上张公洲,看到动物们在这里不惊惶乱跑。
井里没有水车的喧闹,门前也没有华丽的刺绣文饰。
我向二千石的高官致以长揖,远离百里之外的君子。
这才是真正的隐者,我的同道都仰慕他的清白名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抱瓮:用陶瓮盛水,指浇灌。
  • 灌秋蔬:灌溉秋天的蔬菜。
  • 心闲:心情宁静、悠闲。
  • 瓜田叟:种瓜的老人,象征隐逸生活。
  • 汉水濆:汉水的岸边,指自然环境。
  • 张公洲:指张公洲,是隐士的居所。
  • 桔槔:水车,井里的事情指水车的忙碌。
  • 刺绣文:华丽的装饰,象征世俗繁华。
  • 二千石:古代官职,指高官。
  • 百里君:指远方的士人,象征高洁的交往。
  • 清芬:清白的名声,芬芳的品德。

典故解析:

  • 张公洲在古代被视为隐士的一个象征,代表了追求隐逸生活的人。李白常常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友情、人生哲理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白游历期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张公洲革处士的钦佩之情,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白的《赠张公洲革处士》融入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白名声的钦佩。诗的开头便以“抱瓮灌秋蔬”展现了一幅悠闲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借助自然的简单和安宁,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他与“瓜田叟”的耕种描绘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象征着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

在“时登张公洲”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动物的安然与宁静,进一步强调了隐者生活的和谐与自然。接下来的“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则揭示了隐士生活的单纯和远离世俗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对物质的超脱。

最后,诗人以“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结束,既表现了对高官的礼节,又流露出对远方高洁之士的敬仰和对隐逸理想的坚守。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恬淡的情感,展现了李白对隐士生活的深情向往和对清白品德的赞美,具有丰富的哲理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抱瓮灌秋蔬:用陶瓮浇灌秋天的蔬菜,展现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
  2. 心闲游天云:心情宁静,如同飘浮在云端,表达一种超然的境界。
  3. 每将瓜田叟:与种瓜的老人相伴,突显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4. 耕种汉水濆:在汉水岸边耕作,描绘了一幅自然的田园画面。
  5. 时登张公洲:偶尔登上张公洲,表达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追求。
  6. 入兽不乱群:动物们在这里安静无惧,反映出自然的宁静。
  7. 井无桔槔事:井里没有水车的繁忙,象征着隐士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8. 门绝刺绣文:门前没有华丽的装饰,表明对物质的淡然。
  9. 长揖二千石:向高官致以礼节,表现对社会地位的尊重。
  10. 远辞百里君:远离高洁的朋友,寓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1. 斯为真隐者:称赞张公洲为真正的隐者,表达对其生活态度的认同。
  12. 吾党慕清芬:我这一派人都仰慕他的清白名声,表现对隐士品德的崇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隐士的生活态度,生动形象。
  • 意象:如“秋蔬”“瓜田”“张公洲”等自然意象,传达出宁静的生活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白品德的崇敬,反映了李白追求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抱瓮:象征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
  • 秋蔬:代表丰收与宁静的生活。
  • 张公洲:隐士的象征,代表清高的理想。
  • 瓜田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百里君:象征高洁的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抱瓮灌秋蔬”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悠闲的田园生活
    C. 追求名利

  2.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中的“桔槔”和“刺绣文”分别象征什么?
    A. 繁忙与华丽
    B. 安宁与简朴
    C. 自然与人造

  3. 诗中描述的“张公洲”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位隐士
    C. 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的诗作,探讨隐逸生活。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作品,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与王维的隐逸诗作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显豪放,王维则偏向细腻。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归隐后的宁静,而李白则在诗中融合了对隐者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李白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文学史》
  4. 《古诗词鉴赏辞典》
  5. 《唐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烧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竹 过西塞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 病起见庭莲 寄庐岳僧 经吴平观 夏日荆渚书怀 喜z6公自武陵至 览清尚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寒胆落 单耳刀的字 生往 危急 韋字旁的字 人生行乐耳 铁石心肝 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败的成语 导诱 货贿公行 又字旁的字 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昏的成语 闪多 抛妻弃孩 乘兴而来 耂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