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15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作者: 李白 〔唐代〕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
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在龙门的高堂上醉卧,醒来时感到颇为孤独。中夜被惊醒,站起身来点亮明灯,向外望去,看到早晨的雪和结冰的河流,感叹寒冷的苦楚和内心的惆怅。诗中提到傅说和李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反思,感叹自己的无奈与志向。最后,诗人以泪水满襟,吟唱《梁甫吟》,表达了自己渴望成就的心情,认为青云之志应当靠自己去追求,而不是过分依赖他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广泛,题材丰富,常表现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之时,正值冬季,表达了他在醉酒后清醒时的感慨与思考。李白常常在旅行中感受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冬夜思索人生志向的体现。
这首诗意蕴深厚,通过描绘一个冬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的“醉来脱宝剑”,展现了诗人放松自我的状态,随后“中夜忽惊觉”一句则引入了紧张的情感变化。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惆怅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用“哀哀歌苦寒”表达对寒冷的无奈,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深思。
在提到历史人物时,诗人通过傅说和李斯的对比,展示了自己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反省。最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和对命运的叹息,强调了自我奋发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句式,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李白豪放个性的真实写照。
全诗围绕孤独、理想与奋斗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孟子
B. 傅说与李斯
C. 杜甫
诗中“青云当自致”意味着什么?
A. 依赖他人
B. 自我努力追求理想
C. 享受生活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满足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