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其二十一

《望江南 其二十一》

时间: 2025-04-30 17:38:51

诗句

招隐处,大鹤洞天开。

避客过江成旅逸,哀时无地费仙才。

天放一閒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8:51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二十一
招隐处,大鹤洞天开。
避客过江成旅逸,
哀时无地费仙才。
天放一閒来。

白话文翻译:

在隐居的地方,大鹤的洞天打开了。
为了躲避过江的客人,竟成为了流浪的旅者,
感叹这个时代没有地方可以施展仙才。
天上似乎也放松了一些闲暇。

注释:

  • 招隐处:隐居之地,指隐士所居之处。
  • 大鹤洞天:指一种理想的隐居环境,象征着清静与自然之美。
  • 避客:躲避来访的客人。
  • 旅逸:流浪而安逸,表明无所归的状态。
  • 哀时:感叹时局的悲哀,指对当下社会状况的不满。
  • 费仙才:白白浪费了才能,指有才能的人却无法施展。
  • 天放一闲来:天似乎也有些闲适,暗指自然的悠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生平并不为人所熟知,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志之时。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渴求一种自由而安宁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二十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开头“招隐处,大鹤洞天开”,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象征着逃避尘世纷扰的向往。“避客过江成旅逸”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交的厌倦,似乎在逃避世俗的纷争,追求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然而,“哀时无地费仙才”一语中的悲凉,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不满,感慨有才华的人无法施展才能,造成一种无奈的虚无感。最后一句“天放一閒来”则透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理解,仿佛在说即使在动荡的时代,自然依然会给予人们一些安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招隐处,大鹤洞天开:描绘了一个隐士理想的栖息之所,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
  2. 避客过江成旅逸:表达了躲避访客后的流浪感,隐含对社交的厌倦。
  3. 哀时无地费仙才:感叹时代的悲哀,让有才能的人无处施展。
  4. 天放一閒来:暗示自然界的悠闲与人世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处”比作“洞天”,强化了隐居的理想化。
  • 对仗:如“避客过江成旅逸”,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鹤:象征自由、宁静,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洞天:代表理想的隐居环境,体现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 旅逸:流浪与安逸的结合,反映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仙才:象征智慧与才能,暗示诗人对才能被埋没的不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招隐处”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家
    • B. 隐居的地方
    • C. 游玩的地方
    • D. 朋友的家
  2. “哀时无地费仙才”中的“仙才”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
    • B. 有才能的人
    • C. 神仙
    • D. 学者
  3.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愤怒
    • D.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乡之情,而朱祖谋的作品则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两者都在不同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屏山夕照 龙潭夜月 代寿 春雨遣兴 春日书景 传闻八月十四日唱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浑黄 丨字旁的字 包含圈的词语有哪些 盛年不重来 杯水粒粟 贾商 弋字旁的字 吮喋 爪字旁的字 操开头的成语 包含论的成语 指方画圆 玄字旁的字 大树将军 妄生异议 丫丫叉叉 刚结尾的成语 立业安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