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0:1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0:11:40
混元朴裂。转四生六道何时彻。翻躯改壳,杳冥中万度生灭。皆因父母,匹配阴阳合精血。胞衣内,感成胎孕,形自结。不知谁腥臭穴。认作自家好宅舍。钻头扑人轮回劫。任形骸贩骨,高似山叠。学道修真莫着邪,休言龙虎,罢讲龟蛇。莫寻婴姹。收拾起四象三车。刀圭铅汞,水火黄芽并白雪。百般呼吸,神和气化弄舌。性中母令一物添,心上常教万缘绝。孤然独显沉沉月。放灵明晃朗,无障无遮。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对生命轮回和修行的思考。作者探讨了生死、父母、阴阳的关系,强调在混沌状态中如何突破轮回的束缚。诗中提到,生命的形成与父母的结合密切相关,而个体在世俗生活中往往迷失,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面对轮回的劫难,身为人的我们却常常沉迷于形骸的贪念,忽视了修道的真谛。诗中还提到通过修行来超脱世俗的种种,最终达到一种清明、无障碍的境界。
作者介绍:三于真人,元代道士,以道教哲学为核心,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作品多探讨道理与修行。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许多人寻求精神寄托,三于真人的诗作正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向往。
这首诗以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吸引读者,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混元朴裂”引入,揭示了宇宙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接着通过“转四生六道”引发对生命轮回的探讨。诗中对“父母”的强调,体现了道教对生育和家庭的重视,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复杂性。
作者在描述轮回时,运用“钻头扑人轮回劫”等形象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轮回中受苦的现实,形象地表达了身处世俗的局限。后半部分则转向修行的智慧,强调学道修真需避免邪道,而应回归本心,去除杂念。
整首诗在语言上采用了许多独特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隐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最终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与超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生命轮回的反思和对修道的追求,强调人们应超越物质束缚,寻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丰富了诗的内涵,表现了道教哲学中对生命、死亡、轮回以及超脱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四生六道”指的是什么? A. 四种动物和六个地方 B. 生命的不同形态和轮回的六个境界 C. 四季和六个方位
诗中“钻头扑人轮回劫”的意思是? A. 描述人的痛苦 B. 形容人们追求财富 C. 指人们的修行
“孤然独显沉沉月”可以理解为? A. 体现孤独的美 B. 描述月亮的形状 C. 反映人们的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