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8:09
云北人言是北溟,脩鳞可驾上金庭。
高风已得扶摇便,聊向虚窗聚德星。
在北方云端,人们说那是北海,修长的鱼鳞可以驾驭着飞往金色的宫殿。
高风已经获得了扶摇的力量,暂且向着虚无的窗户聚集德行之星。
史浩,字子升,号青莲,宋代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史浩的作品多反映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理想与道德的时期。诗中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当时士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方的云朵与北海,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开头的“云北”引入了自然景象,给人以辽阔的感觉,似乎在描绘一种超然的境界。接下来的“脩鳞可驾上金庭”则展示了理想的美好,鱼鳞的修长象征着一种优雅和自由的生活方式,金庭则是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诗中提到的“高风已得扶摇便”,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豁达与高洁,似乎已经获得了追求理想的力量,能够像扶摇直上一般,飞向理想的高度。而最后一句“聊向虚窗聚德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哲学思考,尽管现实可能是虚幻的,但聚集德行的追求仍然是值得的。这首诗的意境高远,情感深邃,读来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境界和美好品德的追求,表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高洁理想的向往,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具有哲理深度。
诗中提到的“北溟”是指什么?
“脩鳞可驾上金庭”中,脩鳞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史浩的《云北》更加强调内心的追求与理想的建构,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自身情感的流露。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有各自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