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05:44
相见欢 其三 去来
作者:吴绮 〔清代〕
去来来去匆匆,可怜侬。
惆怅谢家明月小亭中。
何处见,谁为辨,梦无踪。
那得燕儿衔出一春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对失去爱情的惆怅。诗中提到的“去来匆匆”指的是人生的匆忙与无常,令人怜惜;“谢家明月小亭”营造出一个孤独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诗人感叹无处可见的梦,仿佛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最后提到的“燕儿衔出一春红”则是希望与美好的象征。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女诗人,其作品多为婉约风格,擅长抒情,情感细腻,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受到压抑。吴绮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及对爱情的追忆。
吴绮的《相见欢 其三 去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去来来去匆匆”简洁而有力,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人生如梦、如风的匆匆感受。诗中“可怜侬”的自述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伤,仿佛在诉说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惆怅谢家明月小亭中”一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小亭子,诗人身处其中,心中却充满了惆怅。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情感,月光的明亮与内心的阴郁形成鲜明的对照。
接下来的“何处见,谁为辨,梦无踪”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感推向高潮。梦的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令人感到无比惋惜。最后一句“那得燕儿衔出一春红”,则用燕子这一春天的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尽管现实是如此残酷,但总有希望在前方。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融合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吴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爱情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失去的痛苦,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去来来去匆匆”意指什么?
A. 时间流逝的无奈
B. 旅行的乐趣
C. 人生的安逸
“惆怅谢家明月小亭中”中的“小亭”象征什么?
A. 失落的爱情
B. 美好的回忆
C.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燕儿”象征着:
A. 现实的残酷
B. 春天与希望
C. 逝去的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其语言更加细腻柔和。而苏轼的《水调歌头》虽然主题也涉及到人生的哲理,但其情感更加开阔,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