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57
东屯行
——白巽
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
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
沟塍漫漫堰源低,滩濑泠泠石矶响。
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雨水充足,稻田涌满春水,插秧的工作刚刚开始,禾苗还短得可怜。马车的尘土在下关的路口被追赶,往北望去,东屯的山坡蜿蜒而上。河流洗净了峡中的思绪,远处的水边疏林展现出清新的气象。沟渠和田埂延绵不绝,水源在低洼处静静流淌,滩涂上清澈的水声在石矶上回响。田间的场所上也有房屋,夏天的屋檐下鸟儿飞舞。李氏的儿子如今已是地主,少陵的祠堂似乎成了故地。
白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乡土情怀为主,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对田园的热爱。
《东屯行》创作于农耕时期,正值春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农村的生机与繁荣,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与对生活的热爱。
《东屯行》是一首生动描绘农村春日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滋润稻田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蓬勃的感觉。诗人用“雨足稻畦春水满”开篇,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田野,雨水的充沛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而“插秧未半青短短”,则是对农人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表现出一种未竟的希望与期待。接下来的描写中,马尘追逐、北望东屯等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尤其是“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摹,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仿佛在洗去心中的烦恼,寻求一种清新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如诗末提到的“李氏之子今地主”,呈现出农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流露出对时代变化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追忆,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及对社会变迁的思考。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蓬勃,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田园风光,更蕴含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的“插秧未半青短短”意指:
a) 稻田已经成熟
b) 禾苗还未长高
c) 秧苗已插完
诗中的“李氏之子今地主”表明:
a) 李家仍然是农民
b) 李家后代已成为地主
c) 李家已无后代
诗中“滩濑泠泠石矶响”描绘的是什么?
a) 河水的流动声
b) 鸟儿的鸣叫声
c) 风的呼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