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寓周角长斋作

《寓周角长斋作》

时间: 2025-04-27 15:00:39

诗句

市隐居无定,名园不厌寻。

治生长计拙,学道野情深。

未得九仙骨,徒存五岳心。

何时同策杖,麋鹿放空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39

原文展示:

市隐居无定,名园不厌寻。
治生长计拙,学道野情深。
未得九仙骨,徒存五岳心。
何时同策杖,麋鹿放空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在城市中生活却无处可归,常常在名园中游寻而不厌。虽然生活的谋生之计显得拙劣,但他对道理的学习却是发自内心的深厚情感。虽然未能得到“九仙”的骨气,依然怀有“五岳”的雄心壮志。何时能与友人携杖同行,畅游在空旷的森林中,任由麋鹿自在奔跑。

注释:

  • 市隐居无定:市,指城市;隐居,指隐居生活;无定,指没有固定的居所。
  • 名园不厌寻:名园,指著名的园林;不厌,指不觉得厌倦。
  • 治生长计拙:治生,谋生的方式;长计,长远的打算;拙,笨拙。
  • 学道野情深:学道,学习道理;野情,指对自然的情感;深,表示情感深厚。
  • 未得九仙骨:九仙,指道教中九位仙人;骨,指精神气质。
  • 徒存五岳心:徒,白白;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心,指心志。
  • 同策杖:策杖,指携带手杖;同,指一起。
  • 麋鹿放空林:麋鹿,指一种动物;放,指自由自在;空林,指广阔的森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宪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他的诗作体现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追求自然、隐逸生活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无奈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表达了其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市隐居无定”就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迷失,缺乏归属感,隐居的梦想似乎遥不可及。而“名园不厌寻”则表现了他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尽管生活艰难,他依然不断追寻心中的理想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治生长计拙,学道野情深”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他在谋生方面可能显得笨拙,但对道理的学习却是情感深厚,显示出一种内心的坚持与追求。未能“得九仙骨”,说明他在精神和道德上并未达到理想的境界,但心中始终怀有崇高的理想“徒存五岳心”。

最后一句“何时同策杖,麋鹿放空林”,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他渴望与知己携杖游玩于自然的怀抱,享受自由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令整首诗充满了幽远的情感与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市隐居无定:诗人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但内心希望隐居,显示出内心的不安和对自由的渴望。
  • 名园不厌寻:对名园的热爱表明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他不厌其烦的追求。
  • 治生长计拙:诗人对谋生的方式感到无奈,显得笨拙,但这并未让他放弃追求道理的决心。
  • 学道野情深:学习道理的过程与对自然的热爱深深交织,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 未得九仙骨:未能成为真正的高人,反而留存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徒存五岳心:虽然未能达到理想境界,但心中始终怀有崇高的抱负。
  • 何时同策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愿望。
  • 麋鹿放空林:展现了自然的自由与和谐,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理想比作“九仙骨”,象征着高尚的追求。
  • 对仗:前后句之间意象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自然中的“麋鹿”象征着自由,体现了诗人的愿望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繁华与喧嚣,反映出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无奈。
  • 名园:代表着理想与美好,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九仙骨:象征着高尚的道德与精神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 五岳心:代表着雄心壮志,体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
  • 麋鹿:象征着自由与自然,体现出诗人理想生活的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什么生活状态感到无奈?

    • A. 乡村生活
    • B. 城市生活
    • C. 隐居生活
  2. “九仙骨”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尚的道德
    • C. 学识
  3. 诗中提到的“麋鹿”象征什么?

    • A. 忍耐
    • B. 自由
    • C. 繁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隐逸的生活情趣。
  • 陶渊明《饮酒》:强调自然与自我精神的和谐,反映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汤千 送奭上人抄化 送沈庄可 送潘景参赴利路帐干 送倪道士之庐山 送蒋节推赴岳阳 送辉上人再住空相 送黄叔向谒杨伯子 送古壶与人 送邓汉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肉乡里 失悦 会心一笑 祉佑 包含搦的词语有哪些 驱卫 乚字旁的字 实拍 包含龛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逾假不归 亡国之余 饥而忘食 巳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谷字旁的字 冯髈弹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