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0:29
原文展示:
送奭上人抄化 冒寒独向何方去,为建灵山阁未能。 诗卷带呈看疏客,药炉留借共房僧。 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 事到有缘随处应,回来金碧入云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冒着寒冷独自前往何方?为了建造灵山阁而未能成行。 带着诗卷呈现给疏远的客人,药炉留给共住一室的僧人。 在夕阳下的岸边行走,枯叶随风飘落,瀑布前的岩石上听着冰块破裂的声音。 事情到了有缘的地方随处都能应验,回来时金碧辉煌的建筑直入云层。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此诗可能是赵师秀在送别一位名叫奭的上人(高僧)时所作,表达了对其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教圣地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佛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与僧侣有着密切的交往。诗中提到的“灵山阁”可能是指某座著名的佛教寺庙,而“奭上人”则是一位高僧,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高僧的敬意和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高僧为主题,通过描绘高僧冒寒独行的形象,展现了其坚定的修行决心和对佛教圣地的向往。诗中“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等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高僧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高僧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高僧冒寒独行的形象和自然景物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圣地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山阁”是指什么? A. 佛教圣地 B. 道教圣地 C. 儒家圣地 答案:A
诗中的“奭上人”是指谁? A. 诗人自己 B. 一位高僧 C. 一位文人 答案:B
诗中“夕阳岸上行枯叶”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宁静深远 B. 热闹繁华 C. 孤独寂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