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8:14
六丑·除夕
作者: 麦孟华 〔近代〕
又凋年黄落,怅玉蕣流光轻掷。
晚阴酿寒,欺人年事急。
灯影摇壁。梦堕横塘路,
蛤蜊菰叶寄,倦禽羁翼。
百年万态趋残夕。
灯火沉沉,裙喧向寂。
寻常踏歌生忆。
况闹蛾欢会,芳讯沉隔。
白鸥相识。笑荒江倦客。
双桨松花棱,归未得。
铜驼梦断消息。
恨浮云暗蔽,高楼西北。
屠苏薄祓愁无力。
酒醒后明镜明朝,怕换旧时颜色。
林鸦散马嘶枥陌。
向夜阑移枕看盘烛,幢幢焰碧。
又到了年末,树叶纷纷凋落,眼看着时间流逝,令人感到惆怅。
傍晚的阴云带来寒意,仿佛在催促人们年岁已晚。
灯影摇曳在墙壁上,梦境中我走在横塘的路上,
在那里,蛤蜊和菰叶成为我的寄托,疲惫的鸟儿被束缚着翅膀。
百年万象在黄昏中渐趋残败。
灯光昏暗,裙摆的喧闹逐渐归于寂静。
往日的踏歌声中满是回忆,
更何况热闹的蛾子欢聚,情意却已隔离。
那白鸥我曾相识,笑着看荒江上的游子。
双桨轻划松花的水面,归家的路却依然遥远。
铜驼(驿站)里的梦已断,消息也无从得知。
恨那浮云遮蔽了高楼的西北方。
屠苏酒薄薄地祓除不了我的忧愁。
酒醒后明镜前的自己,害怕换上旧时的颜色。
林中的乌鸦散去,马在厩中嘶鸣。
在这夜阑时分,我移开枕头,望着烛火,烛焰摇曳,映照出碧绿的光影。
作者介绍:麦孟华(1887-1954),近代诗人,工于词曲,擅长描写生活情感,尤其对年节的描绘细腻动人。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除夕,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通过对年终的回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许。
《六丑·除夕》以除夕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又凋年黄落”引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怅玉蕣流光轻掷”更是深化了这种惆怅之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接下来的描写中,晚阴带来的寒意不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暗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思索。
灯影摇壁象征着人生的虚幻与流转,梦境中的意象则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百年万态趋残夕”一句,极具哲理,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与对夕阳西下的惆怅。接着,诗人描绘了除夕夜的热闹与寂静的转换,展现了人们在欢聚与孤独之间的矛盾心理。
“酒醒后明镜明朝,怕换旧时颜色”一句,蕴含着对过往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恐惧,表达了人们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对新年的期待。这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结合抒情与叙事,使整首诗在感情上层层递进,具有深邃的思考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惆怅、对未来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既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思索,深刻而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又凋年黄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酒醒后明镜明朝”中“明镜”象征什么?
a) 过去的经历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实的自我
“双桨松花棱”中“双桨”象征着什么?
a) 回忆
b) 归家之路
c) 生活的重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