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时间: 2025-04-26 15:22:11

诗句

数曲清溪山抱回,青山高处醉筵开。

忽然鼓笛太平调,便是洞庭闻乐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2:11

原文展示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作者:陈著

数曲清溪山抱回,
青山高处醉筵开。
忽然鼓笛太平调,
便是洞庭闻乐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清溪山游玩时的美好景象。溪水清澈,山环抱着,正好在高处设下了酒宴,令人陶醉。忽然间,耳边传来了悠扬的鼓笛声,仿佛是从洞庭湖传来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字词注释

  • 数曲:几段、几曲,指水流的弯曲。
  • 醉筵:陶醉的酒席,指在美丽的环境中饮酒作乐。
  • 鼓笛:古代乐器,鼓与笛的合奏,常用于庆典。
  • 太平调:表示和平安定的乐曲,常用于庆祝喜庆的场合。
  • 洞庭:洞庭湖,古代著名的湖泊,位于湖南省,风景优美。

典故解析

  • 洞庭湖:古人常用洞庭湖作为诗歌的意象,象征宽广的胸怀和美好的自然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乙酉年正月,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游览慈云山,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创作了此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是陈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春日游玩的乐趣,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山水画面。全诗通过描写清溪、青山和乐曲,营造出一种陶醉而愉悦的氛围。开头两句“数曲清溪山抱回,青山高处醉筵开”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场景,溪水蜿蜒曲折,青山环绕,似乎将人们的心情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诗中提到的“忽然鼓笛太平调,便是洞庭闻乐来”,突显了自然中传来的乐声,仿佛将人带入一场盛大的庆典,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用词清新,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曲清溪山抱回:溪水曲折蜿蜒,环绕着山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
  2. 青山高处醉筵开:在高处的青山上设下盛大的酒席,显示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3. 忽然鼓笛太平调:乐队的鼓笛声突然响起,营造出欢庆的气氛。
  4. 便是洞庭闻乐来:乐声仿佛是从著名的洞庭湖传来,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增强画面感。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使得景物生动活泼。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以及对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纯净与流动,代表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舒畅。
  • 青山:象征稳重与永恒,代表自然的伟大与诗人的安宁之处。
  • 鼓笛:象征欢庆和节日,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包括: A. 琴 B. 鼓与笛 C. 笙 D. 箫

  2. 诗人游览的地点是: A. 洞庭湖 B. 青山 C. 慈云山 D. 清溪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战争 B. 自然美 C. 爱情 D. 历史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的《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山水,但陈著更侧重于欢庆的气氛,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宁静与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南园杂诗六首·苦雨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水鸭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送上雒王推官 夜发长垣 忆庞之道 和景仁叠石溪 归田诗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魏王大瓠 包含舞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土地改革 秃宝盖的字 清心寡欲 耳刀旁的字 赤后 灵竺 包含貂的成语 包含番的成语 魚字旁的字 有尺水行尺船 包含傥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兼人之量 节节胜利 尽美尽善 野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