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

《渔家傲》

时间: 2025-07-27 08:06:32

诗句

鬓底青春留不住。

功名薄似风前絮。

何似瓮头春没数。

都占取。

只消一纸长门赋。

寒日半窗桑柘暮。

倚阑目送繁云去。

却欲载书寻旧路。

烟深处。

杏花菖叶耕春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6:32

原文展示:

渔家傲
作者: 毛滂 〔宋代〕

鬓底青春留不住。功名薄似风前絮。何似瓮头春没数。都占取。只消一纸长门赋。寒日半窗桑柘暮。倚阑目送繁云去。却欲载书寻旧路。烟深处。杏花菖叶耕春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青春难以留住的感慨,功名如同风中的絮毛一样脆弱,不如在瓮头春水中寻找数目。人生的收获并不在于那些功名利禄,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写下那一纸的赋词。在寒冷的日子里,窗外的桑树和柘树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凄清。我倚靠着栏杆,目送着繁云远去,心中涌起想要载着书籍寻找旧日的路。那烟雾缭绕的深处,杏花和菖蒲在春雨中静静耕耘。

注释:

  • 鬓底:指头发的两鬓,象征青春。
  • 功名薄似风前絮:功名像风中的絮一样轻薄,形容功名不牢靠。
  • 瓮头春没数:瓮里春水的数量不重要,意在强调对物质的淡泊。
  • 长门赋:指古代文人所写的赋文,象征文化和才华。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用来描绘农村的自然景象。
  • 倚阑:靠着栏杆,表现一种悠闲的姿态。
  • 杏花菖叶:杏花和菖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渊,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尤其在词作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功名虚幻的思考,结合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渔家傲》是一首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词作,诗人以“青春”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词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学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的开头“鬓底青春留不住”直接点明了主题,叹息青春易逝,随之而来的“功名薄似风前絮”则强调了功名的虚幻与无常。诗人在此以自然现象作比,传达出对人生的清醒认识。接下来的意象如“寒日半窗桑柘暮”,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静谧的氛围。

后面的句子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尤其是“却欲载书寻旧路”,在繁忙的生活中,诗人渴望重新寻找那条通往旧日情怀的道路。最后,杏花和菖蒲的意象不仅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生活、时间和青春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鬓底青春留不住:感叹青春的流逝,表明时光无情。
  2. 功名薄似风前絮:功名如风中的絮,轻浮而易逝,表达对世俗名利的看淡。
  3. 何似瓮头春没数:质疑追求功名的意义,春水的数量无关紧要,强调内心的宁静。
  4. 都占取:只要能得到内心的满足。
  5. 只消一纸长门赋:文学创作的价值在于自我表达与内心的充实。
  6. 寒日半窗桑柘暮:描绘黄昏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7. 倚阑目送繁云去:诗人倚靠栏杆,目送远方的云彩,表现一种惆怅的心情。
  8. 却欲载书寻旧路:想要带着书籍去寻找过去的足迹,怀念往昔。
  9. 烟深处:暗示追寻的道路并不清晰,充满未知。
  10. 杏花菖叶耕春雨:春天的生命力与希望,暗示对新生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名比喻为风前的絮,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倚阑目送”,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寒日半窗桑柘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流逝和功名虚幻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春: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但同时也是易逝的。
  2. 功名:代表世俗的成就与欲望,诗人对此持有批判态度。
  3. 桑柘:自然的象征,代表着乡村的恬静与安宁。
  4. 杏花:春天的象征,体现了生命的希望与美丽。
  5. 菖叶:与春雨相结合,暗示生机与成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功名薄似风前絮”的意思是: A. 功名很重要
    B. 功名轻浮而易逝
    C. 功名如同大山
    D. 功名是人生的目标

  2. 诗人在“倚阑目送繁云去”中表达的情感是: A. 期待
    B. 惆怅
    C. 快乐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杏花菖叶”象征: A. 秋天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经典词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 《浣溪沙》:李清照的作品,描绘了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词对比

  • 《渔家傲》 vs. 《如梦令》:两首词都涉及对青春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重视内心的哲思,而后者则更突显对爱情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寄语山阿子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一 少年 水调歌头 平津车上 水调歌头 登圣灯山 水调歌头 郡守张白斋入觐僚属乞词为赠 水调歌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烈女不嫁二夫 野没遗贤 磨沙 包含妆的词语有哪些 含量 高不凑低不就 漏掌风 頁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收之桑榆 包含碑的词语有哪些 柳眼 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元戎启行 走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锤打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