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3:33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
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
娇云瑞雾笼星斗。
沈香火冷小妆残,
半衾轻梦浓如酒。
雪融时节,寻找春天的踪迹,点亮灯火延续白昼。
隐约的香气在梅花盛开的院落中弥漫。
无奈夜色似乎要遮蔽春天,
天上明月照耀着官桥边的柳树。
花市里没有尘埃,朱红色的门如同绣品一般精美。
娇嫩的云彩和瑞气笼罩着星空。
沉香的火焰已经熄灭,妆扮已然残留,
轻薄的被褥下,梦境如酒般浓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00年-约1080年),字德秀,号香亭,北宋著名词人,与李清照、周邦彦等齐名,作品以婉约见长,常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踏莎行·元夕》创作于元宵节,诗中描绘了节日的欢愉与春天的气息,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踏莎行·元夕》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节日的热闹。首句“拨雪寻春,烧灯续昼”透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诗人用“拨雪”的意象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追求,而“烧灯续昼”则是对元宵节的热闹场面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中对光明与温暖的向往。
中间部分“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则转向了对夜色的描绘,夜色虽然来临,但明月却照亮了桥边的柳树,形成了一种矛盾而又美丽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夜色的压迫与春天的希望。
诗的后半部分“花市无尘,朱门如绣”描绘了热闹的花市与富贵人家的景象,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美丽。最后几句“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则引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香火的冷却与小妆的残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梦境如酒般浓烈,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对春天的期盼、对节日的欢愉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意深远,情感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夕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追求快乐与幸福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拨雪寻春”中的“雪”象征什么?
A. 冬季
B. 春天
C. 雨水
D. 秋天
诗中提到的“朱门如绣”指的是哪种地方?
A. 富贵人家
B. 乡村
C. 茅屋
D. 学校
“沈香火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怀念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