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下·曹操七首

《咏史下·曹操七首》

时间: 2025-05-04 02:07:12

诗句

迁都避宇岂男儿,子翼私行更可悲。

四顾次且天狱裹,蚤如仲达卤城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7:12

原文展示:

迁都避宇岂男儿,子翼私行更可悲。四顾次且天狱裹,蚤如仲达卤城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曹操迁都以避敌,岂是真正的男子汉?子翼私下行动,更加可悲。四面环顾,如同身处天狱之中,早知如此,还不如像仲达在卤城时那样。

注释:

  • 迁都避宇:指曹操迁都许昌以避袁绍。
  • 岂男儿:岂是真正的男子汉。
  • 子翼私行:指曹操的谋士荀彧(字文若,又称子翼)私下行动。
  • 四顾次且:四面环顾,形容处境艰难。
  • 天狱裹:比喻困境如同天狱。
  • 蚤如仲达卤城时:早知如此,还不如像司马懿(字仲达)在卤城时那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咏史抒怀为主。此诗通过对曹操迁都许昌的评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迁都许昌的评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诗中“迁都避宇岂男儿”一句,直接批评了曹操的迁都行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男子汉所为。而“子翼私行更可悲”则进一步指出,曹操的谋士荀彧私下行动,更加凸显了曹操的困境和无奈。后两句通过比喻和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曹操当时的困境,以及对司马懿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论,抒发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迁都避宇岂男儿:批评曹操迁都许昌的行为,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男子汉所为。
  2. 子翼私行更可悲:指出曹操的谋士荀彧私下行动,更加凸显了曹操的困境和无奈。
  3. 四顾次且天狱裹: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曹操当时的困境,如同身处天狱之中。
  4. 蚤如仲达卤城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司马懿的赞赏,认为早知如此,还不如像司马懿在卤城时那样。

修辞手法:

  • 比喻:“四顾次且天狱裹”中,将困境比喻为天狱,形象生动。
  • 对比:“蚤如仲达卤城时”中,通过对比司马懿和曹操的行为,表达了对司马懿的赞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曹操迁都许昌的评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认为真正的男子汉不应逃避困境,而应勇敢面对。同时,通过对司马懿的赞赏,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意象分析:

  • 天狱:比喻困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曹操当时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迁都避宇岂男儿”一句批评了谁的什么行为? A. 曹操的迁都行为 B. 荀彧的私下行动 C. 司马懿的卤城行为 答案:A

  2. 诗中“子翼私行更可悲”中的“子翼”指的是谁? A. 曹操 B. 荀彧 C. 司马懿 答案:B

  3. 诗中“四顾次且天狱裹”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史下·司马懿》:通过对司马懿的评论,展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 《咏史下·荀彧》:通过对荀彧的评论,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诗词对比:

  • 《咏史下·曹操七首》与《咏史下·司马懿》:通过对曹操和司马懿的对比,展现了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三国志》:详细记载了曹操和司马懿的历史事迹,有助于理解诗中的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其一 春来 蝶恋花·濯锦江头春欲暮 蝶恋花 戊午秋晚寄外沪城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病中作三首 其二 蝶恋花 其三 蝶恋花 感怀 蝶恋花·连岭去天知几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起除 包含嘘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强嘴拗舌 过眼云烟 风字旁的字 老师糜饷 黑字旁的字 邈邈 佳境 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鳞 稻粱谋 厂字头的字 风霜雨雪 提手旁的字 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杖履纵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