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

《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

时间: 2025-04-30 20:40:52

诗句

人生大块内,徒以蚁旋磨。

不有明眼人,何能知己过。

直指识自性,老甑必破堕。

身诗忽兼忘,嘉惠天来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0:52

原文展示

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
作者: 曹勋 〔宋代〕

人生大块内,徒以蚁旋磨。
不有明眼人,何能知己过。
直指识自性,老甑必破堕。
身诗忽兼忘,嘉惠天来大。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大世界里,人生就像蚂蚁在磨石上转动,毫无意义。
若没有明智的人,谁能认清自己的过失呢?
直接洞察自己的本性,老旧的容器终将破碎落下。
我在诗中常常忘却自我,天赐的恩惠却是十分丰厚的。

注释

  • 大块:指广阔的世界或人生。
  • :徒然、无用之意。
  • 蚁旋磨:比喻微小的努力却没有实质的成效。
  • 明眼人:指有智慧的人。
  • 识自性:认识自己的本质。
  • 老甑:旧锅,象征旧的观念或事物。
  • 兼忘:指忘记自己的身份或责任。
  • 嘉惠:美好的恩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关注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借景抒怀,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思想交融的时代,曹勋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认识的追求。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智慧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存在的深刻思考。首句“人生大块内”引入主题,强调人生的广阔与复杂,接着用“蚁旋磨”形象地表达了在生活中微小而无意义的挣扎。诗中提到的“明眼人”则是对智慧的高度认同,表现出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直指识自性”是诗人对自我认知的强调,暗示我们应当勇敢直面内心的真实。最后两句则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常常会忘却自我,但他认为来自天的恩惠是值得珍惜的。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整首诗在沉重的哲学思考中透出一丝光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大块内:阐明人生的广阔。
  2. 徒以蚁旋磨:比喻生活的琐碎和无意义。
  3. 不有明眼人:如果没有智慧的人。
  4. 何能知己过:如何能够认识自己的过失。
  5. 直指识自性:直接认识自己的本性。
  6. 老甑必破堕:旧观念终将被打破。
  7. 身诗忽兼忘:身处诗境却常常忘却自我。
  8. 嘉惠天来大:来自天的恩惠是丰厚的。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蚁旋磨”比喻生活的无意义。
  • 对仗:如“明眼人”和“知己过”,形成对比。
  • 象征:老甑象征着固守旧观念的局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人生的真实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强调智慧对人生的引导作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蚁旋磨:象征微小与无意义的努力。
  • 明眼人:象征智慧与洞察力。
  • 老甑:象征固执的观念和陈旧的思想。
  • 嘉惠:象征生活中的美好福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蚁旋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微小的努力
    B. 巨大的成就
    C. 自我反省
    D. 生活的乐趣

  2. 诗中提到的“明眼人”指的是? A. 有智慧的人
    B. 行动的人
    C. 年长的人
    D. 学者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悲哀
    B. 对自我的探讨
    C. 自然的景色
    D. 对友人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同样表达人生哲理。
  • 《静夜思》 by 李白:探讨人生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比较曹勋与王之涣的作品,虽然主题相似,但王之涣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而曹勋则更关注自我内心的探寻与智慧的启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多令 逭暑劳山饭店,雨后从太和观意行至九水 唐多令 京口 唐多令 草 唐多令 山中茅居,近悟瓦为不漏之理,物料毕集,阻雨待晴 唐多令 秋海棠 唐多令 年糕 唐多令 莲子 唐多令 触事感怀 唐多令 唐多令 夏夜客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脊巍巍 黍字旁的字 令人捧腹 分心劳神 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款 层峦迭嶂 辰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饱雨 黄中通理 捷报频传 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寸木难支 掩面 长字旁的字 包含穑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