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将赴陈留寄心老

《将赴陈留寄心老》

时间: 2025-04-29 07:36:04

诗句

今日忽不乐,图书从纠纷。

不见汝州师,但见西来云。

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

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丑。

三年成一梦,梦破说梦中。

来时西门雨,去日东门风。

书到及师闲,为我点枯笔。

画作谪官图,羸骖带寒日。

他时取归路,千里作一程。

饱吃残年饭,就师听竹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36:04

原文展示

将赴陈留寄心老
今日忽不乐,图书从纠纷。
不见汝州师,但见西来云。
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
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丑。
三年成一梦,梦破说梦中。
来时西门雨,去日东门风。
书到及师闲,为我点枯笔。
画作谪官图,羸骖带寒日。
他时取归路,千里作一程。
饱吃残年饭,就师听竹声。

白话文翻译

今天突然感到不快乐,心中充满了纷扰的书籍。
不见我的老师在汝州,只见西来的云彩。
长安难道没有树吗?我怀念老师堂前的柳树。
世间的道路曲折多变,游子总是烦恼重重。
三年如同一场梦,梦破了却又说是在梦中。
来时西门下着雨,去时东门吹着风。
书信送到老师那里,恳请为我提笔作画。
画成了谪官的图像,瘦马在寒日里行走。
将来我再回归的路,千里路程也只是一程。
饱吃着残年的饭,就希望能听到老师的竹声。

注释

  • 今日忽不乐:今天突然感到不快乐。
  • 图书从纠纷:心中充满了纷扰的书籍,可能是指学业或生活上的烦恼。
  • 汝州师:指作者的老师。
  • 九折多:形容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难。
  • 三年成一梦:指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短暂。
  • 谪官图:指描绘被贬官之人的画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竺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赞赏。他的诗歌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即将赴陈留的途中,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将赴陈留寄心老》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诗人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开头几句,诗人表达了心中因纷扰而生的不快乐,接着提到不见老师的失落,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诗的中段,诗人以“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一句,唤起了对故人和往昔的怀念,树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成长,而柳树则是对师恩的感激与怀念,形象而生动。接下来的几句“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丑”则揭示了人生的曲折与难以预测,游子在外,往往面临重重困扰。

最后几句,诗人展现了未来的归路与对当前生活的无奈,特别是“饱吃残年饭”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叹息,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和对师恩的铭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日忽不乐:表达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可能因生活琐事。
  • 图书从纠纷:书籍本应是知识的象征,但此时却成了烦恼的源泉。
  • 不见汝州师:直接道出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 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用意象表达怀念,柳树象征着师生情谊。
  • 世路九折多:人生道路充满波折,暗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 三年成一梦:时间流逝如梦,体现人生的无常。
  • 书到及师闲:书信传达心声,希望寄托于老师。
  • 画作谪官图:暗示自己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 他时取归路:展望未来,归途的渴望。
  • 饱吃残年饭:对生活现状的无奈感叹,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全诗通过意象的对比、象征与比喻等手法,使情感更为浓烈。比如“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师恩的怀念,也勾勒出诗人心中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人生无常”展开,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经历,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对师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

意象分析

  • 树与柳:树象征生命的延续,柳树代表对师恩的怀念。
  • 雨与风:自然现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雨与风交织着离别与思念。
  • 书信与画作: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汝州”是指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汝州
    • C. 长安
  2. “三年成一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诗中提到的“老师”在诗人心中象征什么?

    • A. 知识的传授者
    • B. 生活的朋友
    • C. 亲人

答案

  1. B. 汝州
  2.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A. 知识的传授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杜甫
  2.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风格略显悲壮。
  • 《静夜思》:更为直接的思乡情绪,但情感上相对单一。

在这两首作品中,情感的深度和表达方式各有所长,均能引发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四月一日感粤事作 蝶恋花 丁酉十一月十八日,晓月当楼,耿耿不寐,赋寄谢无量丈北京 蝶恋花 蝶恋花·饼师 蝶恋花 蝶恋花 癸卯元宵后一夕作寄马湛翁湖上 蝶恋花十一首 其十 霜花 蝶恋花 其六 蝶恋花 送芙初南归二解 其一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幓纚 边论 鱼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醉蓬莱 女足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女足的正确读音与书写 提土旁的字 开门七件事 木禺马 十九笔画汉字大全_十九笔画常用字汇总 钧分 硕字的正确读音及拼音详解_硕的发音与用法 巧立名目 想望丰采 包含权的词语有哪些 寿的繁体字怎么写_寿字繁体书写教学 独门独户 页字旁的字 甘之如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