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时间: 2025-05-10 09:58:52

诗句

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

帘钩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8:52

原文展示:

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帘钩挂尽蒲团稳,十丈虚庭借雨看。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客人穿着宽大的驼色衣服,邓州的三月才刚刚开始春寒的天气。窗帘已经全都挂好,蒲团也安放稳当,十丈长的空庭院里,只能借着细雨来欣赏风景。

注释:

  • 客子:指来访的客人。
  • 驼褐:驼色,指一种淡褐色的衣物。
  • 邓州:古地名,现今河南省邓州市。
  •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
  • 帘钩:窗帘的挂钩。
  • 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坐垫。
  • 十丈:形容庭院的长度,十丈约合三十米。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描写的环境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春寒时节,诗人通过对客人形象的描绘和庭院场景的刻画,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生卒年不详),字道和,号希夷,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和词著称。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寒时节,诗人在邓州的园亭中感受到的自然气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描写了客人的形象,色彩的运用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寒意的春日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园亭的环境:帘钩挂好,蒲团安稳,描绘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生活场景。

诗中“十丈虚庭借雨看”一句,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暗含对生活的哲思:在这个空旷的庭院中,诗人似乎在等待春雨的滋润,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期待,更是对心灵的洗涤与升华。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客人身穿驼色宽衣,描绘出他在寒冷的春天中的形象,暗示着春天的回暖尚需时日。
    • 第三、四句:描绘庭院的静谧和等待春雨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客人穿着的驼色衣物比作春天的温暖,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深刻的哲思。

意象分析:

  • 驼褐:象征温暖与舒适。
  • 春寒:代表希望与期待中的寒意,暗示着春天尚未完全来临的无奈。
  • 虚庭:象征内心的空旷与宁静,表达对自然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客子”指的是谁?

    • A. 本地人
    • B. 旅行者
    • C. 诗人自己
    • D. 宾客
  2. 诗中提到的“十丈虚庭”指的是什么?

    • A. 一片花园
    • B. 一个空旷的院子
    • C. 一条小路
    • D. 一间房子

答案

  1. D. 宾客
  2. B. 一个空旷的院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融,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陈与义的《纵步至董氏园亭》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春天的期盼与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对宋代诗人的生活与作品有深入的探讨。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解析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咏柳 瑞鹧鸪 沈瓞民示施如唱酬集,索和,因次韵作 瑞鹧鸪 瑞鹧鸪 以口脂点梅,自题,用珠玉韵 瑞鹧鸪 尤墨君为中学教师四十余年,以老退居吴城西白塔子巷。因作塔西掷笔图徵题,次其韵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其四 合虞美人调和侄阿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闭的词语有哪些 晶艳 草茅之臣 呛啍 三点水的字 共济世业 木字旁的字 木星 倾身营救 廾字旁的字 一模二样 野父 含冤莫白 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徧闻 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