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周漕示族人韵

《次周漕示族人韵》

时间: 2025-05-02 14:13:53

诗句

谏议遗踪尚可望,曳裾不必郊邹阳。

但修天爵膺入爵,始信书堂有玉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3:53

原文展示:

次周漕示族人韵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谏议遗踪尚可望,
曳裾不必郊邹阳。
但修天爵膺入爵,
始信书堂有玉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追慕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谏议遗踪”是指古代忠诚的臣子留下的美好名声,值得后人学习;“曳裾不必郊邹阳”说明不必在郊外追寻那些名士的踪迹,因为只要修身齐家,便能获得相应的荣誉与地位。“但修天爵膺入爵”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始信书堂有玉堂”则指出,通过知识与学习,才能真正获得名声与地位。

注释:

  • 谏议:指劝谏和议论,古代贤者常以此为职。
  • 曳裾:意为拖着衣袍,形容追随名士或寻求贤者的行为。
  • 邹阳:指古代的邹阳,他是一位著名的谏士,象征着高尚品德。
  • 天爵:指天赋的荣誉或地位。
  • 书堂:指书院或读书的地方,象征学识之源。
  • 玉堂:玉石构成的堂屋,象征高贵和尊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5—1121),字君复,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文,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表达了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与对贤者的向往,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歌鉴赏:

陈与义的《次周漕示族人韵》是一首充满理想与追求的诗,整首诗通过古代贤者的典故,传达了对道德修养的崇高追求与对知识的重视。诗的开头提到“谏议遗踪”,用以引出对古代贤者的追慕之情,暗示后人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与品德。接着“曳裾不必郊邹阳”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对名士踪迹的渴望,但又不必去追寻那些已成往事的名人。这里的“曳裾”一词,既有追随之意,也蕴含着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但修天爵膺入爵”强调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品德,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地位。最后一句“始信书堂有玉堂”,则进一步引导读者认识到,知识与学习是获得尊荣的基础。整首诗的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道德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谏议遗踪尚可望:古代忠臣留下的谏言与事迹仍值得后人仰望与学习。
  2. 曳裾不必郊邹阳:不必在外寻觅那些古代名士的踪迹,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自身的修养。
  3. 但修天爵膺入爵:强调只有通过品德修养,才能获得崇高的地位与荣誉。
  4. 始信书堂有玉堂:只有通过学习与知识积累,才能真正拥有高贵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玉堂”象征高贵与知识的积累,形象生动。
  • 象征:书堂象征知识的殿堂,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道德修养、知识追求的推崇,呼吁人们珍视内在的品德与学识,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名声与地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谏议:象征忠诚与理智。
  • 曳裾:象征追求与向往。
  • 天爵:象征荣耀与地位。
  • 书堂:象征学识与智慧。
  • 玉堂:象征高贵与尊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谏议”主要指什么? A. 诗歌创作
    B. 劝谏与议论
    C. 追随名士

  2. 填空题:诗中“但修天爵膺入爵”意在强调__的重要性。

  3.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外在的名声与地位。(对/错)

答案:

  1. B
  2. 道德修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表现了对理想与价值的追求,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艰辛。
  • 陶渊明《归园田居》: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读解》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经三泉路作 晓发方骞驿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 兴州出行 送常侍舒公归觐 送贾起居奉使入洛取图书因便拜觐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送光禄姚卿还都 送吏部李侍郎东归得归字 饯荆州崔司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夺袍 颊上三毛 勇开头的成语 包含肯的词语有哪些 憢啬 足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辗转 砒霜 高岸深谷 垂拱之化 残编断简 偏室 齐字旁的字 一寸光阴一寸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