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香林四首

《香林四首》

时间: 2025-05-11 11:47:14

诗句

丈人延客非俗物,百和香中进一杯。

乞取齐奴锦步障,与春遮断晓风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1:47:14

原文展示:

香林四首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丈人延客非俗物,
百和香中进一杯。
乞取齐奴锦步障,
与春遮断晓风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雅的主人(丈人)邀请客人来访,他的品味非同寻常。客人们在百花香气中品尝着美酒。诗人请求主人取出华丽的锦缎,用来遮挡春天的微风,让这清晨的气息更加温柔。

注释:

  • 丈人:指品德高尚的长者或主人。
  • 非俗物:不是普通的东西,指主人所拥有的品味与格调。
  • 百和香:形容花香四溢,百花齐放的景象。
  • 齐奴:指的是齐国的奴仆,这里用作对比,强调装饰的华丽。
  • 锦步障:锦缎制成的屏风或帷幕。
  • 遮断:遮挡,阻隔。

典故解析:

“丈人”在古代常指年长的智者,具有尊敬的意味;“齐奴”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奴仆代表着富贵的生活方式。诗中通过对比,突出主人的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义甫,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往往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语言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高雅的社交场合,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香林四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春日宴客的画面。诗中,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互动,不仅表现了主人高雅的品味,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句中的“百和香”与“锦步障”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自然的芳香与生机,后者则代表了人造的华丽与精致,二者交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此外,诗中“与春遮断晓风来”的意象,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丈人延客非俗物:丈人以非凡的品味招待客人,暗示他所拥有的生活格调。
  • 百和香中进一杯:在百花的香气中,享受美酒,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乞取齐奴锦步障:请求取出华丽的锦缎,用以装饰,体现出对美的追求。
  • 与春遮断晓风来:用锦缎遮挡春风,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丈人”和“客”,“香中”和“步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香”与“锦”对比,象征自然与人造美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高雅的宴饮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代表人间的华美与繁荣。
  • 春风:象征温暖、柔和的气息,传达出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丈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尊敬的长者
    C. 年轻人
    D. 书生

  2. “百和香中进一杯”中的“百和香”指的是什么? A. 酒的种类
    B. 不同的花香
    C. 美食
    D. 餐具

  3. 诗中提到的“锦步障”主要是用来: A. 装饰环境
    B. 遮挡春风
    C. 招待客人
    D. 存放物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与义的《香林四首》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描写,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岭表逢故人 赋花 西州 不食仙姑山房 送海南客归旧岛 题晖师影堂 寄李渤 北邙行(一作白邙山) 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 太白老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乐成人美 务本力穑 聊以塞命 珠沉玉没 而字旁的字 应开头的成语 活口 冲剂 歺字旁的字 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光远大 酉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诫励 投托 区舍 包含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