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6:09
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
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
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
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
此言终当酬,时命不我遭。
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轻蔑和对金钱的看淡。他认为不必为钱财而奴役自己,真正的价值在于精神和文学的追求。持有这样的信念,诗人感到自豪。他曾和许多儒者讨论夔和皋(古代音乐家),如今这些话语终将得到回应,而他也不再被世俗的命运所困扰。虽然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又怕会引起纷争,因此选择低调。
方岳,宋代诗人,字景山,号天游,擅长诗歌和词,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世俗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南窗偶书”系列诗作是方岳在南窗下写作的随笔,反映了他在平静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与自我的反省。
这首诗在表现个人理想与世俗之间的冲突方面尤为突出,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对金钱和世俗的轻蔑,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的开头提到“毛颖轻俗子”,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轻浮之人的不屑一顾,也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通过“未须奴事钱”,渗透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追求,他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在与儒者的讨论中,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的热爱,引用夔与皋的典故,暗示自己与高雅文化的认同。最后,诗人感受到当下生活与理想之间的隔阂,尽管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又害怕激起波澜,选择了低调的态度,深刻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物质的轻视和对精神追求的坚守,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士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与自省。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轻视
C. 忽视
D. 依赖
“夔与皋”在诗中象征:
A. 传统的道德
B. 名利的追求
C. 高雅的艺术
D. 世俗的烦恼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
A. 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B. 对金钱的依赖
C. 友情与爱情
D. 对社会的批判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方岳的《南窗偶书 其三》更加内敛,前者强调豪放与醉酒,后者则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