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门怨

《长门怨》

时间: 2025-07-27 20:10:29

诗句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10:29

原文展示:

长门怨
作者: 崔颢 〔唐代〕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白话文翻译:

君王的宠爱刚刚消退,抛弃了我在长门宫中。
紫色的殿宇里长满青苔,高楼上明亮的月光显得空荡荡。
夜深愁苦在枕上滋生,春意已然撤去帘子。
我泪水已流尽,却没有人来问候,容颜的美丽已在镜中消逝。

注释:

  • 君王:指统治者,特指皇帝。
  • 宠初歇:宠爱刚刚消退。
  • :指妾侍,古代女性地位较低的妃嫔。
  • 长门宫:古代宫殿名,象征孤寂。
  • 紫殿:指高贵的宫殿。
  • 青苔:长满青苔,暗示无人问津。
  • 明月空:明亮的月光显得空荡,表达孤独感。
  • 夜愁:夜晚的愁苦。
  • 帘栊:窗帘,象征春天的气息已去。
  • 容华:容貌和美丽。
  • 落镜中:美丽在镜中消逝,指美貌的衰退。

典故解析:

长门宫是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常作为后宫的代称,代表着女性的柔弱与孤独。诗中提到的“君王宠初歇”暗示了后妃的命运,反映了古代女性的悲惨处境。 “容华落镜中”则是对美丽易逝的深刻感慨,揭示了时间和宠爱无情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颢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诗作的清新、婉约而著称。他的诗风受李白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盛世,但宫廷内外的权力斗争与后宫嫔妃的悲剧命运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对女性的命运给予深刻的同情与反思。

诗歌鉴赏:

《长门怨》以女性的视角展现了皇宫内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充满了悲伤与惆怅。开头两句“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直接点出主题,表现了妃子的失宠与被抛弃的痛苦。接下来的描绘则将这种孤独感进一步深化,紫殿青苔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萧瑟,也暗示了情感的荒凉。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通过夜晚的愁苦与春意的消逝,强化了女性孤独的心理状态。最后两句“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也有对美丽衰退的无奈与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妃子失去君王的宠爱,显得孤独无助。
    •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环境的荒凉与自身的孤寂形成对比。
    •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愁苦在夜晚滋生,春天的气息也已远去。
    •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眼泪流尽无人问候,美丽在时间中消逝。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等修辞手法,如“紫殿青苔满”对比宫殿的华丽与荒凉,表现了失宠后的孤独。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妃子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美丽与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 紫殿:象征高贵的宫殿,同时也暗示孤独。
  • 青苔:象征荒凉与无人问津,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 明月:象征孤独与清冷的情感。
  • 泪水:象征悲伤与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门宫”象征什么? A. 皇权
    B. 孤独与失落
    C. 春天

  2. “泣尽无人问”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绝望与孤独
    C. 兴奋

  3. 诗中“容华落镜中”意指什么? A. 美丽长存
    B. 美丽的消逝
    C. 美丽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菲的《红豆》

诗词对比

  • 比较崔颢的《长门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但在情感表达上,崔颢更为直接,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潜心堂 与宗野宗朴二稚子观蔬圃 其二 与宗野宗朴二稚子观蔬圃 其一 八月十六日夜玩月南湖用老杜韵 南归渡江去家稍近喜而有作 社日 月夜与儿曹露坐庭中 睡起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 其二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瀸润 舒绣文 齊字旁的字 眈眈逐逐 名正理顺 浮名薄利 長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凤丝 阻节 龙腾虎蹴 洪绪 禾字旁的字 从风而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