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行经华阴

《行经华阴》

时间: 2025-04-26 15:34:48

诗句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8

原文展示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唐代〕

岧峣太华俯咸京,
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
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阴的壮丽景色。高耸的太华山俯瞰着咸京,远处的三峰在天边削尖,却显得不那么完美。武帝的祠庙前,云彩似乎要散去,仙人的掌上雨水刚刚停歇。北边的河山依偎着险峻的秦关,驿路向西通向汉代的畤平。路旁的名利客,我想问你,何以不在这里学习长生之道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岧峣:形容山势高耸。
  • :向下看。
  • 咸京:指咸阳,古代秦朝的都城。
  • 武帝:汉武帝,汉朝的著名皇帝。
  • :祭祀的庙宇。
  • 云欲散:云彩似乎要散开。
  • 仙人掌:指仙人掌,象征长生不老。
  • 河山:指国家的山河。
  • 北枕:背靠着北方的地势。
  • 秦关:指秦岭的一部分,险要的关口。
  • 驿路:古代的交通路线。
  • 汉畤平:汉代的一个平坦的地方。
  • 名利客:追逐名利的人。
  • 学长生:追求长生不老之道。

典故解析

  • 武帝祠: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其祠庙象征着权力和历史的沉淀。
  • 仙人掌:在古代文化中,仙人常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寓意追求长生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颢,唐代诗人,字颢然,号白云,生于长安,曾任职于地方官府。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以山水诗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崔颢游历华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华阴山水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


诗歌鉴赏

《行经华阴》是一首描绘华阴自然景观的山水诗,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的“岧峣太华俯咸京”,以雄伟的太华山作为背景,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云彩的变化和雨后的清新,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诗中“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进一步描绘了地理位置的复杂与历史的深远,北方的险峻与西方的平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同时,这种对比也暗含了人生的哲理:在复杂的世界中,是否能找到自己的长生之道。

最后一句“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则直接提出了诗人的疑问,质疑追逐名利的人为何不在这美丽的自然中领悟生命的真谛。这种反思不仅让整首诗升华到了哲学的高度,也引发读者对自身追求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岧峣太华俯咸京:描绘太华山的高耸,俯视咸京(咸阳)的壮丽景色。
  2. 天外三峰削不成:远处的三峰高耸,仿佛在天边削成,表现出自然的鬼斧神工。
  3. 武帝祠前云欲散:武帝的祠庙前,云彩似乎要散去,象征着历史的消逝与变迁。
  4. 仙人掌上雨初晴:仙人掌上雨水刚停,暗示着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5. 河山北枕秦关险:北边的河山依靠着险峻的秦关,显示出地势的险要。
  6. 驿路西连汉畤平:驿路向西通向汉畤的平坦之地,表现出历史的延续。
  7. 借问路旁名利客:诗人向路旁追逐名利的人发问。
  8. 何如此处学长生:质疑为何不在这种美丽的地方追求长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和雨水比作生命的变化。
  • 对仗:如“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展现了对称美。
  • 意象: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华阴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理想、名利追求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华山:象征着雄伟与壮丽。
  • 武帝祠:代表历史与人文情怀。
  • 仙人掌:象征着长生与希望。
  • 秦关:传达险阻与挑战。
  • 名利客:代表世俗追求与人生价值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岧峣太华”是指哪个山?
    A. 秦岭
    B. 太华山
    C. 嵩山
    D. 泰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云欲散”是在哪个地点的景象?


  3. 判断题:诗人认为追逐名利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对 / 错


答案

  1. B
  2. 武帝祠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色,蕴含哲理。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崔颢的《行经华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描绘自然景色的手法上有相似之处,王维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而崔颢则更关注历史的沉淀。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表现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辞典》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行经华阴》这首诗。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请随时与我交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画舫 清平乐 其九 清平乐 暮春京华小聚,偕诸子游恭王府 清平乐 其一 超翁画芍药绝笔便面,为谢佩真题 清平乐 其十七 清平乐 玉泉山寺 清平乐 饮月湖王氏垆题壁 清平乐·赤龙湖泛舟 清平乐 清平乐 十一月下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乞归养 日累月积 一阴一阳之谓道 徙业 虫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开建 包含降的成语 三瓦两巷 龙字旁的字 光棍一条 金不换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肉颤心惊 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包含麻的成语 香字旁的字 假慈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