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拟古(九首)

《拟古(九首)》

时间: 2025-05-02 12:13:09

诗句

长安万里堠,日日送远行。

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

西出横门道,意气倾公卿。

铍戟夹左右,部曲联若星。

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

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

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

既获世间愿,复垂身后名。

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

¤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09

原文展示

长安万里堠,日日送远行。
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
西出横门道,意气倾公卿。
铍戟夹左右,部曲联若星。
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
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
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
既获世间愿,复垂身后名。
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

白话文翻译

长安距离遥远,天天有人送别远行者。
轻便的车马排列如千匹骏马,骠骑军的旗帜高高悬挂。
向西出横门大道,豪情满怀,气势如公卿。
铍戟在左右相夹,士兵像星星一样聚集。
疾速奔赴呼延塞,深入敌方的休屠城。
旄头的旗帜从未落下,边境的风早晚都在惊动。
将功勋刻在燕然石上,接受天子的封爵。
既然已经实现了世间的愿望,何不继续追求身后的名声?
请问毛锥子,你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注释

  • :指居住地,这里指长安。
  • 骠骑:指骠骑军,古代一种骑兵部队,武勇之士。
  • 铍戟:一种长矛,古代士兵的武器。
  • 部曲:士兵或随从,指随行的部队。
  • 疾驱:快速奔跑,指迅速出行。
  • 燕然石:传说中刻有功勋的石碑,象征功成名就。
  • 毛锥子:古代一种武器,这里用作隐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翰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明代中期,擅长古体诗。他的作品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风格清新而有力,体现出时代的气息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拟古》是胡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崇敬以及对自身理想的追求。诗中表现出对壮烈人生的赞美和对成就的渴望,体现了对战争和荣耀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拟古》通过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诗中开头以长安为背景,表达了送别远行者的情景,反映出人们对英雄出征的渴望与敬仰。轻车千驷、骠骑双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令人感受到行军的壮观。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出征的场景,铍戟和部曲的结合,象征了战士们的团结与勇敢,仿佛星辰般闪耀。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则表现了出征的决心与勇气,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理解与接受。

随着诗的深入,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的描写,增添了紧迫感,暗示着战争的艰辛与不易。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的意象则象征着功成名就后的荣耀和历史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成就的渴望。

最后,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目标与追求,反映出对名利的质疑与反思。这种自省的情感,使整首诗在豪情壮志中又添了一丝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万里堠,日日送远行。
    描述长安的遥远和人们频频送别,展现出一种离别的情感。

  2. 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
    形象地描绘出轻便的车马和骠骑军的壮丽场景,增强了诗的气势。

  3. 西出横门道,意气倾公卿。
    表达出出征的豪情,暗示着在这条道路上,士兵们的志向与愿望。

  4. 铍戟夹左右,部曲联若星。
    描述士兵与武器的组合,展现出军队的团结与勇敢。

  5. 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
    强调出征的急迫性与目标,暗示出对敌方的侵袭。

  6. 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
    通过旄头与边风的描写,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气氛。

  7. 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
    表现出对成就与荣耀的渴望,象征着历史的追忆。

  8. 既获世间愿,复垂身后名。
    反映出对名声的追求,强调个人理想的重要性。

  9. 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
    最后以反思的语气,提出对追求目标的质疑,引发读者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部曲比作星星,突显了士兵的勇敢和团结。
  • 夸张:通过“万里堠”及“千驷”来渲染壮丽的场景,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追求名利与理想,表现出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以及对个人成就的渴望。同时,诗人在最后一问中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展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 骠骑:象征勇敢与豪情,代表着出征的士兵。
  • 旄头:象征战争的不断进行与士气的昂扬。
  • 燕然石:象征功成名就,历史的铭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铍戟”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武器
    C. 一种交通工具

  2. 诗人提到的“长安”的意义主要指什么?
    A. 遥远的目标
    B. 繁华的城市
    C. 战争的起点

  3. 诗的最后一句“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人生目标的反思
    C.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行路难》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行路难》相比,胡翰的《拟古》更多地体现了对成就与功名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奋斗精神。两者虽然都表现出豪情壮志,但侧重点不同,胡翰的诗更注重集体的荣誉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胡翰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秋苔对之成咏 送乌程王明府贬巴江 同阎伯均宿道士观有述 同李郎中净律院梡子树 和孟虔州闲斋即事 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 江上田家 阙下芙蓉 和苗员外寓直中书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发迹变泰 疆界 反犬旁的字 猱搔虎痒 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颓的成语 安安稳稳 耒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镂骨铭心 侵扰 宝盖头的字 搜根剔齿 施结尾的成语 口多 包含籀的词语有哪些 东游西荡 量长较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