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2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24:22
郎官休浣怜迟日,
野老欢娱为有年。
几处折花惊蝶梦,
数家留叶待蚕眠。
藤垂宛地萦珠履,
泉迸侵阶浸绿钱。
直到闭关朝谒去,
莺声不散柳含烟。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东郊景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写道,郎官(即官员)在春日的阳光下懒于浣洗衣物,老农则因春天的到来而欢喜。几处折花的地方让梦中的蝴蝶惊飞,几家留下的树叶则在等待蚕的入眠。藤蔓垂下,恰似地面上环绕的珠履,泉水涌出,湿润了阶梯,像绿色的铜钱。待到闭关去朝见君主时,黄莺的歌声依旧在耳边回荡,柳树也似乎含着烟雾,令人陶醉。
诗中提到的“莺声不散柳含烟”可能与古代文人对春天的喜爱有关,春天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常常被用来象征生机与希望。
作者介绍:包何,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日的某个闲暇时刻创作,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东郊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开头两句描绘了官员与乡村老人对春日的不同态度,前者因忙于政务而无暇顾及美景,后者则因春天的到来而欢欣鼓舞。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折花、留叶等细节,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乡村的恬淡生活。诗中使用的“藤垂宛地”和“泉迸侵阶”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传达了一种舒适惬意的生活氛围。最后两句通过莺声与柳烟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好,却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