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17:19
游仙诗
作者: 胡翰 〔明代〕
夙志慕仙术,笑傲人间春。
朝陪瑶池燕,暮扬沧海尘。
道逢安期生,遨游乘采云。
粲然启玉齿,遗我紫金文。
天地此中毕,世人不得闻。
受之今十年,留待逍遥君。
青鸟从西来,飞去扶桑津。
寄书久不到,白首悲秦人。
我从小就向往仙术,笑对人间的春光。
早晨陪伴着瑶池的燕子,晚上扬起海上的尘埃。
在路上遇到了安期生,乘着彩云遨游。
他微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给我留下了紫金的文书。
天地之间一切皆在此,世人却无法得知。
我受益于此,已经十年,留待那逍遥的君子。
青鸟从西方飞来,飞向扶桑的渡口。
寄出的书信久未送达,白发苍苍只感叹秦人。
作者介绍:胡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擅长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胡翰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之际,体现了他对逍遥生活的追求和对人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
《游仙诗》通过对仙人生活的描绘,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对自由与逍遥的渴望。开篇即通过“夙志慕仙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而“笑傲人间春”则突显出他对人世繁华的淡然态度。在描绘日常的同时,诗人将自己与仙人安期生的相遇,巧妙地融入了道家的思想,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诗中“青鸟从西来,飞去扶桑津”意象生动,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反映了寄托心愿的无奈,最后一句“寄书久不到,白首悲秦人”则更是将离别与时间无情的主题加以强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仙境,更是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逍遥自在的理想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安期生”是指哪个文化中的人物?
“青鸟”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诗中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胡翰的《游仙诗》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加强调豪放与奔放的个性,而胡翰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