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

《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

时间: 2025-07-29 09:00:27

诗句

高唱曾随鹤唳闻,中年壮气得支分。

抱关亭馆宾犹主,当代英雄操与君。

垂老一麾辞魏阙,清声千古落江濆。

太平湖上行吟处,疏木寒蝉向夕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00:27

原文展示:

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
作者: 王燮 〔清代〕

高唱曾随鹤唳闻,中年壮气得支分。
抱关亭馆宾犹主,当代英雄操与君。
垂老一麾辞魏阙,清声千古落江濆。
太平湖上行吟处,疏木寒蝉向夕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对王君应孚的怀念,展现了他的才华与气度。诗人回忆起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曾与高洁的鹤鸣共舞。中年时期,他的气概和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犹如在宾馆中接待客人般自若。王君是当代的英雄,他的操守与风范让人敬仰。老年时,他告别了权力的中心,留下了清晰而永恒的声音,仿佛在江边回响。最后,诗人描绘了太平湖畔吟诗的场景,伴随着秋天的寒蝉,映衬着黄昏的静谧。


注释:

  • 鹤唳:鹤鸣,古代诗人常以鹤作为高洁的象征。
  • 支分:指成就、分配,形容中年时期的成熟与成就。
  • 抱关亭馆:比喻王君应孚在世时的风范和气度。
  • 魏阙:指古代权力中心,暗指他辞官后对权力的告别。
  • 江濆:指江边的水面,代表他清白的声名将世代流传。
  • 疏木寒蝉:描绘秋天的意境,寒蝉的鸣叫增添了几分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燮(公元1642-1718),字仲明,号抚松,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清丽的诗风和广博的知识而闻名,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王燮曾任职于多个地方,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文化经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燮在怀念已故的九江知府王君应孚时所作,表达了对他卓越才华和高尚品格的敬仰及惜别之情。王君应孚在任期间,治政有方,受到民众爱戴,诗人通过此诗寄托对朋友的怀念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王君应孚的深切怀念和对其英雄气概的赞美。开篇以“高唱曾随鹤唳闻”引入,展示了王君的高洁与不凡,鹤声象征着高尚的志向。接着,诗人讲述了王君在中年时期的壮丽与成就,显示出他在官职和人格方面的辉煌。

“抱关亭馆宾犹主”一句,既是对王君在世时风范的赞美,也可理解为对其接待宾客时应有的从容与自信的描绘,体现出王君的风度与气魄。接下来的“垂老一麾辞魏阙”,则是对王君晚年选择淡泊名利、告别权力的钦佩,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太平湖上行吟处,疏木寒蝉向夕曛”将整个诗的氛围推向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境界。太平湖的描绘,既是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已逝者的缅怀。寒蝉与夕曛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燮对人生、友情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哀悼诗不仅具有纪实性,也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唱曾随鹤唳闻:回忆与王君共度的高洁时光,鹤声代表着高雅的志趣。
  2. 中年壮气得支分:王君的壮年时期,成就斐然,气概非凡。
  3. 抱关亭馆宾犹主:他在接待宾客时自如的态度,彰显了他的自信与风范。
  4. 当代英雄操与君:王君的品行和操守在当世中是英雄般的存在。
  5. 垂老一麾辞魏阙:老去之时,选择辞去权力,显示出淡泊的心境。
  6. 清声千古落江濆:王君的清白声名将永远流传,像江水般绵延不绝。
  7. 太平湖上行吟处:在太平湖畔吟咏,描绘了诗人的思考与追忆。
  8. 疏木寒蝉向夕曛:秋天的景象,带有几分凄凉,进一步渲染了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君与“鹤”相提并论,象征其高洁。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拟人:寒蝉的鸣叫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与人感情相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忆与缅怀,表达了对王君应孚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人品与理想的高度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洁、超然的象征。
  • 宾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礼仪。
  • 魏阙:权力与名利的象征,反映出对权力的超然态度。
  • 太平湖:代表宁静与美丽的自然,寄托思绪与情感。
  • 寒蝉:象征凄凉与孤独,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燮
    C. 杜甫

  2. “高唱曾随鹤唳闻”中的“鹤”象征什么?
    A. 朋友
    B. 高洁
    C. 权力

  3. “垂老一麾辞魏阙”中的“魏阙”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权力的中心
    C. 诗人的住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 《登高》(王之涣):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壮志未酬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两者都涉及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但后者更多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而前者则更加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燮研究》
  • 《古诗词经典解读》
  • 《王燮诗集及其风格探讨》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哀故九江知府王君应孚》的全面解析与欣赏,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梅引两解 其二 江梅引两解 江梅引 赠刘会首 江梅引·无明咬断契真修 江梅引·黄裳元吉纵金风 江梅引·猿颠马劣论修真 江梅引·万斜不作一灵孤 江梅引乙酉残腊感怀依白石四声,与颖庐同赋 过龙门滩同元帅叔至应天府 过龙门 金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持盈守虚 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松盆 懿徽 竖心旁的字 少头没尾 飘开头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能说会道 屮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包含韩的成语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早退 众口交传 舟字旁的字 惟利是命 赖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