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0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05:05
木兰花 其二 别
作者: 俞彦 〔明代〕
野花如靥香车路。
娇莺学语行云度。
芳时可奈落红多,
幽怨肯随流水去。
长短亭标离恨谱。
东西陌占销魂处。
寸心窝里寸眉尖,
容得闲愁千斛贮。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野花如同娇艳的笑脸,香气弥漫在车辙的小路上。娇嫩的小莺学习鸟语,随着云彩悠然飞过。芳菲时光里,落花满地,令人伤感,难道这些幽怨的情感会随着流水而去吗?长亭与短亭成为离别的曲谱,东西的道路上充满了让人销魂的思念。心中如同窝里的小鸟,眉梢微微一皱,怎能容得这无尽的闲愁如千斛般堆积?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才华横溢,善于抒情,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细腻而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离别时节,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与惆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故人深厚的情感。
本诗以春日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映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开头“野花如靥”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更引发了离别之情的涌动。随着诗句的推进,春天的生机和离别的悲伤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幽怨肯随流水去”,在这句中,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虽有幽怨却难以挽回。长亭与短亭的描写,成为离愁的象征,令人感受到离别的无奈与心痛。此外,末尾提到的“闲愁千斛贮”,则以极具画面感的意象,传达出那种无法言表的愁苦与深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敏感与多愁善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测试:
“野花如靥”中的“靥”指的是什么?
A. 笑容
B. 眼睛
C. 头发
诗中“幽怨肯随流水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伤感
C. 期待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象征离别的痛苦?
A. 花
B. 莺
C. 长亭短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