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七兄赴歙州

《送七兄赴歙州》

时间: 2025-04-26 18:45:21

诗句

车马去憧憧,都门闻晓钟。

客程将日远,离绪与春浓。

流水逾千度,归云隔万重。

玉杯倾酒尽,不换惨凄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5:21

原文展示:

车马去憧憧,都门闻晓钟。 客程将日远,离绪与春浓。 流水逾千度,归云隔万重。 玉杯倾酒尽,不换惨凄容。

白话文翻译:

车马匆匆离去,都城门外的晨钟声响起。 旅途将越来越远,离别的情绪与春天的浓郁情感交织。 流水已经流过了千百次,归来的云却隔着万重山。 玉杯中的酒已经倒尽,却无法改变那凄凉的面容。

注释:

  • 憧憧:形容车马行走的样子。
  • 都门:指京城的城门。
  • 晓钟:清晨的钟声。
  • 客程:旅途。
  • 离绪:离别的情绪。
  • 流水逾千度:比喻时间的流逝。
  • 归云隔万重:比喻归途遥远,难以到达。
  • 玉杯:精美的酒杯。
  • 惨凄容:凄凉的表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曾任宰相,后被刺杀。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尤擅长写离别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送别其兄长前往歙州(今安徽歙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兄长远行的不舍和对归途遥远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车马离去、晨钟响起、流水不断、归云难及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兄长远行的深深不舍和对归途遥远的忧虑。诗中的“流水逾千度,归云隔万重”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归途的艰难。最后两句“玉杯倾酒尽,不换惨凄容”,则通过具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车马去憧憧,都门闻晓钟。
    • 车马匆匆离去,都城门外的晨钟声响起,预示着离别的开始。
  2. 客程将日远,离绪与春浓。
    • 旅途将越来越远,离别的情绪与春天的浓郁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不舍。
  3. 流水逾千度,归云隔万重。
    • 流水已经流过了千百次,归来的云却隔着万重山,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归途的艰难。
  4. 玉杯倾酒尽,不换惨凄容。
    • 玉杯中的酒已经倒尽,却无法改变那凄凉的面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水逾千度”和“归云隔万重”,用流水和归云来比喻时间和归途的艰难。
  • 对仗:如“流水逾千度,归云隔万重”,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归途的艰难。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归途的艰难,表达了对兄长的深深不舍和对归途遥远的忧虑。

意象分析:

  • 车马:象征离别的开始。
  • 晓钟:象征时间的流逝。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情。
  • 归云:象征归途的艰难和遥远。
  • 玉杯:象征离别的酒宴和内心的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流水逾千度”比喻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旅途的漫长 C. 离别的无情 D. 归途的艰难
  2. 诗中的“归云隔万重”表达了什么? A. 归途的艰难 B. 旅途的漫长 C. 离别的无情 D.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的“玉杯倾酒尽”表达了什么? A. 离别的酒宴 B. 内心的凄凉 C. 旅途的漫长 D. 归途的艰难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武元衡的《送七兄赴歙州》: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加淡雅,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加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优秀诗作,包括武元衡的这首诗。

相关查询

新雁过妆楼·丁巳六月薄游沪上,梦坡招饮春宵楼,听小鬟歌惨睹一曲,感赋。用君特韵 新雁过妆楼二首 其二 新雁过妆楼二首 其一 新雁过妆楼 新雁过妆楼 次吴梦窗韵 新雁过妆楼 西湖见倚楼者 新雁过妆楼 新雁过妆楼 题钝剑听秋图 新雁过妆楼 题春华倚醉图用彊村韵 新雁过妆楼 七夕北海游宴和梦窗声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端生火 脱兔之势 人柄 走字旁的字 包含菁的词语有哪些 革风易俗 糹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铁树开华 骆驿不絶 炉底 玉字旁的字 包含搜的成语 汝南鸡 驴唇不对马口 白字旁的字 轨物范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