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0:52
曹娥十四死长江,江水连潮万里长。
精卫定应仇渤澥,子胥岂只怒钱塘。
一江鱼鳖浮尸出,八尺龟螭卧绢黄。
总为金钗收正气,可怜枭獍绕爷娘。
曹娥在十四岁时便死于长江,她的灵魂与江水相连,潮水浩荡万里。
精卫鸟一定要为她报仇于渤海,子胥又岂止是因钱塘而愤怒。
江中浮现出一江的鱼虾与尸体,八尺长的龟和鳖静静地卧在黄色的丝绸上。
这一切都是因为金钗而收回了正气,真让人心疼那些被困在枭与獍之间的父母。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升,号文长,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及戏曲家,因其个性放荡不羁,常与当时的政治不合,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不满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曹娥祠》写于明代,正值徐渭遭遇政治压迫、生活困顿之时,诗中通过对曹娥的哀悼,寄托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贞烈精神的赞美。
《曹娥祠》通过对曹娥这一悲剧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忠贞、正义与道德的追求。开篇以“曹娥十四死长江”揭示了曹娥的悲惨命运,接着用“江水连潮万里长”描绘出江水的浩瀚与无情,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精卫定应仇渤澥,子胥岂只怒钱塘”,则通过引入精卫与伍子胥的神话与历史故事,强调了曹娥所经历的痛苦并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抗命运的共同呼声。这里的对照显示了历史与传说中对抗不公的精神。
在“总为金钗收正气”一句中,金钗成为了贞洁与正义的象征,表现了对女性美德的崇敬,同时也隐喻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惋惜。最后一句“可怜枭獍绕爷娘”,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生动描绘出父母的悲痛与无奈,突显了历史的悲剧性。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意象鲜明,展示了徐渭对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曹娥的悼念,表达了对忠贞、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体现了作者对命运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曹娥在多大年纪时投江自尽?
诗中提到的“精卫”象征什么?
“可怜枭獍绕爷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