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2:28
作者: 徐渭 〔明代〕
邻家兄弟逼炊烟,不见于今四十年。
颊有长髯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
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
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
邻居的兄弟在炊烟中忙碌,四十年过去了,我却未曾见过他。
他脸上有长长的胡须,适合担任幕僚,头发短短的,仍然留着燕国风范。
在深秋的旅途上,碰见了红色的落叶,明月下两只帆船在大江上挂起。
在黄鹤楼中能够相互呼唤,在石榴树旁寻找神仙。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徐渭晚年,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友谊的珍惜。
《送余兴国》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邻居兄弟的回忆,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开篇的“邻家兄弟逼炊烟”即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亲切与温暖。然而,接下来的“不得见于今四十年”则将这种温暖瞬间转化为一抹淡淡的忧伤,时间的流逝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稀薄。
“颊有长髯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这一句中,徐渭通过对朋友外貌的描绘,传达出他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注与欣赏,仿佛在描摹出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像。此处的长髯与短发不仅是外在的描述,也暗示着人们在时间洪流中所经历的变化。
接下来的描写“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则将视野从个体情感带向自然的景象,深秋的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美丽,“双帆”则暗示着希望与向往,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最后两句“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更是将思念与渴望升华为一种精神追求,黄鹤楼代表了对往昔的追忆,而“石榴皮”则暗示着丰饶的生活与美好的愿望,诗人在此处以超脱的姿态向理想中的友谊与长生不老的境界迈进。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展现了徐渭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理想与人生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象征着什么?
A. 思念
B. 离别
C. 旅行
D. 繁荣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自然景观
B. 友谊与时光流逝
C. 战争
D. 个人奋斗
“深秋一路逢红叶”中,红叶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命的凋零
C. 人生的希望
D. 青春的回忆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