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2:11
兀兀从谁语,寄一床。不嗟头似葆,但苦汗如浆。攲枕风生竹,钩帘日转廊。非由静胜热,本体自清凉。
无精打采地听谁在说话,躺在床上。虽然头发像葆一样不再丰盈,但只感到满身的汗水如同浆汁。斜靠在枕头上,竹子随风摇曳,拉起的帘子,阳光在廊间转动。并不是因为安静胜过炎热,而是因为本身就清凉。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夏日的炎热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超然和对清凉的向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爱国、豪放、自然为主题,风格多样,常以抒情和叙事相结合。
此诗创作于夏日,正值炎热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感受,表达对清凉的渴望,并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炎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首句“兀兀从谁语”表现出诗人无所事事,似乎在等待某种启发或交流,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接着,他提到“但苦汗如浆”,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酷热与身体的无奈。诗中“攲枕风生竹”描绘了自然的清凉,竹子随风而动,给人一种生机与凉意,这与室内炎热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非由静胜热,本体自清凉”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环境的超脱,这种清凉并非来自外部的安静,而是源于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烦恼的淡泊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炎热夏日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宁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兀兀”指的是什么状态?
诗人提到的“苦汗如浆”主要反映了什么?
最后一句“非由静胜热”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