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远书

《读远书》

时间: 2025-05-10 07:24:18

诗句

两转三回读远书,画檐愁见燕归初。

百花时节教人懒,云髻朝来不欲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4:18

原文展示:

读远书 徐凝 〔唐代〕 两转三回读远书,画檐愁见燕归初。 百花时节教人懒,云髻朝来不欲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反复多次地阅读远方寄来的书信,画檐下忧愁地看到燕子归来。百花盛开的时节让人感到慵懒,早晨起来连云髻都不想梳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两转三回:形容反复多次。
  • 画檐:装饰有图画的屋檐。
  • 燕归初:燕子归来的时候。
  • 百花时节:指春天百花盛开的时节。
  • 云髻:古代女子高耸的发髻。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此诗可能是在春日收到远方书信后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诗人在春日收到远方寄来的书信,反复阅读,心中充满忧愁。春日的慵懒和不愿梳妆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收到远方书信后的复杂情感。首句“两转三回读远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书信的珍视和反复阅读的情景,透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次句“画檐愁见燕归初”,以燕子归来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后两句“百花时节教人懒,云髻朝来不欲梳”,则通过春日的慵懒和不愿梳妆的心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倦怠。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唐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两转三回”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书信的珍视和反复阅读的情景。
  • 次句以“画檐愁见燕归初”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燕子的归来勾起了诗人的愁思。
  • 后两句通过春日的慵懒和不愿梳妆的心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倦怠,反映了诗人在春日里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画檐愁见燕归初”中的“愁见”,将燕子的归来比喻为诗人内心的忧愁。
  • 拟人:“百花时节教人懒”中的“教人懒”,赋予了百花时节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慵懒心情。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收到远方书信后的复杂情感,包括思念、忧愁、无奈和倦怠,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归初: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诗人内心的忧愁。
  • 百花时节: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生机和慵懒。
  • 云髻:古代女子高耸的发髻,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诗人的倦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两转三回读远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远方书信的珍视 C. 对燕子的关注 D. 对百花时节的厌恶

  2. “画檐愁见燕归初”中的“愁见”是什么意思? A. 高兴地看到 B. 忧愁地看到 C. 惊讶地看到 D. 无动于衷地看到

  3. 诗中“百花时节教人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懒散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徐凝的《读远书》与王维的《相思》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徐凝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忧愁和倦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

相关查询

画鹤二首 其二 舟发张家湾宿河西务 拟古出塞七首 其七 禫后述哀用祥韵四首 其三 送陈昌举会试毕还无锡 糁径杨花 闻狼山捷 与刘时雍 鼎仪宅分韵送其兄武仪还昆山得倪字 再游慈恩寺留僧瑢画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泽及髊骨 顶结尾的成语 五彩斑斓 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末尾三稍 行走如风 耒字旁的字 十数 黽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张皇幽眇 雍荣闲雅 一抛 东挪西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犀盘 包含元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