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皇太妃阁五首

《皇太妃阁五首》

时间: 2025-07-28 17:33:44

诗句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

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3:44

原文展示

午景帘栊静,薰风草木酣。
谁知恭俭德,彩缕出亲蚕。

白话文翻译

午后的阳光透过帘子洒落,四周静谧,微风轻拂,草木在阳光中显得生机勃勃。谁能想到恭敬和节俭的品德,如同彩缕一般,能够培养出亲近的蚕丝。

注释

  • 午景:指午后的景象。
  • 帘栊:窗帘和窗户的意思,这里指房间的静谧。
  • 薰风:温暖的风。
  • 草木:植物,这里泛指周围的自然景物。
  • :指醉或沉浸的状态,这里形容草木在微风中显得生动。
  • 恭俭德:指的是恭敬和节俭的品德。
  • 彩缕:指的是色彩斑斓的丝线。
  • 亲蚕:指的是亲近的蚕,暗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典故解析

“恭俭德”这一短语源于儒家思想,强调恭敬和节俭是为人处世的重要道德准则。古人常以蚕丝比喻品德,寓意出色的道德修养能培养出美好的结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多样,往往反映出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创作背景

《皇太妃阁五首》是苏轼在余生中所作,旨在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德的推崇。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意象鲜明,展现了午后宁静的氛围。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意境。苏轼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后两句则转向对品德的赞美,将恭俭的道德与自然的和谐相结合,突出道德修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整体上,诗歌表达了一种对清新自然的热爱与对高尚品德的渴望,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深邃思考与对人性光辉的追求。

诗词解析

  • 午景帘栊静:通过“午景”与“静”展现出一种恬静的午后氛围。
  • 薰风草木酣:描写了温暖的风和生机勃勃的植物,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谁知恭俭德:引出主题,提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彩缕出亲蚕:以亲蚕比喻美德的结果,强调品德能够培养出美好的事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德品德比作“彩缕”,形象生动。
  • 拟人:草木被赋予了酣醉的状态,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与道德的关系,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宁静的午后场景,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意象分析

  • 午景:象征宁静与和谐。
  • 薰风:代表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 草木:象征自然的生机。
  • 恭俭德:代表高尚的品德与修养。
  • 彩缕:象征美好的结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午后场景是怎样的? A. 热闹非凡
    B. 宁静致远
    C. 阴雨绵绵

  2. “恭俭德”在诗中体现了什么? A. 物质的追求
    B. 道德的修养
    C. 个人的享乐

  3. 诗中提到的“彩缕”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品德
    B. 自然的变化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借助夜晚的宁静表达思乡之情。
  • 《春晓》 孟浩然:描写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 杜甫与《皇太妃阁五首》在意境上都有对静谧生活的描绘,但杜甫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家庭情感,而苏轼则将道德与自然结合,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品德的修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浣溪沙 立秋前十日率拈小调,乞陆小曼为作小五柳堂选词图 浣溪沙 其十八 送郑环浦佥宪 浣溪沙·吾宗蠲叟晦迹杭市,官私聘征,未屈高躅。望风兴怀,倚此寄奉 浣溪沙 夜饮归路口占 浣溪沙 次野鹤长陵得句 浣溪沙 七夕 浣溪沙 舟中纪事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三十 有梦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丙午十二月,碧鸡关路旁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哄斗 兀兀穷年 吕公 自强不息 喜丧 杏酒 仓箱可期 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日饮无何 折文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魂飞天外 陈开头的成语 虚晃一枪 口字旁的字 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