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时间: 2025-07-31 03:13:47

诗句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3:13:47

原文展示: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作者:苏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白话文翻译:

这位白发苍颜的人,正是维摩诘的境界。
空旷的方丈散落的花朵又有什么妨碍呢?
朱唇轻点,发髻上生出彩色的饰物。
这样的情景,千生万生也只在此。
有着善良心肠的人,展现出人情的态度。
闲坐窗下,凝望着云彩和黛色。
明天就是端午节,期待能够采兰花佩戴。
我在寻找一首好诗,希望能写在裙带上。

注释:

  • 白发苍颜:形容年老的样子。
  • 维摩境界:指的是佛教《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的境界,象征高深的智慧。
  • 空方丈:指空旷的寺庙,方丈为僧侣住处。
  • 朱唇箸点:形容女子的红唇轻轻地用筷子点食。
  • 鬟生彩:发髻上装饰的华丽色彩。
  • 好事心肠:指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情。
  • 凝黛:形容凝视着深蓝或黛色的天空。
  • 纫兰为佩:端午节习俗,佩戴兰草以祈安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广泛涉猎诗、词、散文等,风格豪放、洒脱,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艺术及节日的感悟。通过对端午节的期待,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词作。开篇即以“白发苍颜”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年岁与智慧的思考,暗示着老年人所拥有的智慧与人生体验。接着提到“维摩境界”,让人联想到一种超然的境地,表达出对高深思想的向往。

词中描绘了宁静的生活场景,诗人闲适地坐在窗下,凝视着远方的云彩,反映了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朱唇与鬟彩的描写则为词中增添了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与细腻。尤其是“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诗人期待传统节日的到来,展示了对日常生活的热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哲理交融,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艺术追求,体现了他对人情、自然与节日的热切向往,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开篇设定了诗人的身份和内心境界,反映出智慧与人生的哲理。
  • “空方丈散花何碍。”:即使是空旷的寺庙,盛开的花朵也显得无碍,象征着美的存在。
  •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描绘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现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善良的心肠,反映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理解。
  • “闲窗下敛云凝黛。”:描绘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的内心宁静。
  •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期待节日的到来,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最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中的细节比作艺术,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凝黛”使得云彩似乎有了生命感,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词句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传统与人情美的热爱,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智慧与经历。
  • 方丈:象征宁静与修行。
  • 朱唇鬟彩:象征美丽与生活的细腻。
  • 兰佩:象征传统与节日的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维摩境界”是指?

    • A. 自然景色
    • B. 高深的智慧
    • C. 传统节日
    • D. 人情世故
  3. 诗中“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中“纫兰”的意思是?

    • A. 佩戴兰草
    • B. 学习兰花
    • C. 采集兰花
    • D. 编织兰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细腻情感的词作。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展现豪放与细腻的对比。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清照:两位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情感相互映衬,苏轼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词选》:收录苏轼的众多词作,提供更全面的阅读体验。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结构与意象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相关查询

拂霓裳 其一 拂霓裳 拂霓裳 中秋 拨棹子(退居) 拨棹子 咏李后主 拨棹子 拨棹子·烟姿媚 春草碧 春草碧 春草碧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骨字旁的字 愤世疾俗 士字旁的字 垂橐 月缺重圆 犬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野狐外道 香结尾的成语 细猥 手字旁的字 琼厨金穴 军劳 过足 卧虎藏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