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6:14
杜老才高笔有神,却夸庾信句清新。
方惭愧女依西子,更觉常星望北辰。
眼底向来无作者,世间此去有诗人。
交情何似吟情好,托契犹堪慰老身。
杜甫才思横溢,笔力神韵非凡,却还是赞叹庾信的诗句清新。
我感到羞愧,仿佛像西施那样的女子,更加向往北斗星的高洁。
我眼中向来没有所谓的作者,世间离去的却是诗人。
交情比起吟咏的情感更为珍贵,这份契约仍然能安慰我这老身。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季明,号雨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以情感真挚、寓意深远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晚年,受友人丁使君的赠诗启发,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融合了对古代诗人的崇敬与自我反思,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谦卑。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诗人的描绘,表现了姜特立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首两句提到杜甫和庾信,显示出作者对前人诗才的仰慕,尤其是庾信的清新诗句,令人感到自愧不如。接着,借西子与北辰的意象,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仿佛在追求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强调了交情的珍贵,认为友谊的深厚情感比起单纯的吟咏更为重要。这种情感在老年时显得尤为突出,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与安慰。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展现了姜特立深厚的诗歌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西施)、对仗(“才高笔有神”与“句清新”)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诗人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被称为哪位诗人?
A. 杜老
B. 庾信
C. 西子
D. 常星
诗中提到的“西子”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丽
C. 清新
D. 理想
诗人认为交情与吟情哪个更重要?
A. 交情
B. 吟情
C. 两者相同
D. 不重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姜特立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姜特立更注重个人情感和友谊,而杜甫则更倾向于社会与国家的关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