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5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一别三四日,已怀千万情。
醒心亭下水,先作夜吟声。
离别已经三四天,心中已怀万千情思。
在醒心亭下,水面上先有了夜晚吟唱的声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朋友方叔分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法轮寺可能是两人曾游玩的地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离别后的思绪。开头两句以“离别”作为引子,突出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已怀千万情”一语,表达了那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思念之情,简约却深刻。接着,诗人描绘了“醒心亭下水”的宁静场景,水面上回荡着夜吟声,仿佛是思念的化身。夜晚的吟唱声,既有感伤的情调,又透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十分细腻,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思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离别了几天?
诗中提到的亭子名字是什么?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借景抒情,展现壮阔的历史感,而姜特立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推荐书目: